图书标签: 传记 张新颖 知识分子 中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研究 非虚构 文学研究 中国
发表于2025-04-18
九个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文化晨曦时刻的儿女,那么一些难以抹平的个体,经历各自曲折跌宕的人生。
继《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之后,《九个人》是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又一部人物传记力作。这本小书讲述了沈从文、黄永玉、贾植芳、路翎、穆旦、萧珊、巫宁坤、李霖灿、熊秉明这九个人相异而相通的命运。
除了沈从文,其他几位大致可以看作一代人——出生在一九一〇年代至二〇年代前几年之间,到三〇、四〇年代已经成长甚或成熟起来。他们不同于开创新文化的一代,也不同于之后的一代或几代。他们区别性的深刻特征,是新文化晨曦时刻的儿女,带着这样的精神血脉和人格底色,去经历时代的动荡和变化,去经历各自曲折跌宕的人生。
这九个人的故事,自然交织进二十世纪中国的大故事;与此同时,却并未泯然其中,他们是那么一些难以抹平的个体,他们的故事不只属于大故事的动人篇章,更是独自成就的各个人的故事。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
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等;
随笔集《迷恋记》《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今天真是巧了,白天读完了李霖灿一本讲座的最后几章,晚上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有一篇又专写李霖灿。这本书写了九个现当代文艺人物,其中路翎、穆旦、巫宁坤三篇最值得读,令人在几度的难过中,却能得到一种荡涤丑恶振奋人心的力量,他们遭受的苦难远比今日要深重,但今日我们或许尚能努力让过去的苦难不再重演吧。巫宁坤的部分是以《一滴泪》为主要内容的,但这个书名都不能出现。路翎的晚期诗作,我也赞同作者的主张,这貌似平静之中,才有超越时代、超越某种“文学思潮”的杀气和力量。李霖灿的那篇比较有趣,写了李霖灿的一本回忆录,给了我启发,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写一部《豆瓣师友回忆录》。
评分中国的知识分子,恐怕是地球上最悲情的一群人。张新颖写人好看极了,寥寥几笔就写进你心里。就像木心说的,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评分写穆旦和巫宁坤的那两章,看哭了。(很多细节都是从《一滴泪》里来的。)
评分在摧残的往事中,记录仍然做事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可贵啊,都如同有一双可以穿破历史雾霭的眼睛,或者转业但仍发挥自己的独特(沈从文),或者认真(黄永玉),或者不改其心(巫宁坤)……唯一能做出真正审判的只有时间。
评分九个人中无论哪个都足以写就一本大部头,撷取其跌宕华彩人生之一角,以虔敬、尊崇、悲悯之态,于民族的灾难恐怖阴影褪去之后,描述这些“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的人们如何“与文学相依为命的庄严情形”,写得既沉郁哀婉,又明亮透彻,让人无限感怀。九人核心是沈从文,余者皆与之千丝万缕,主动选择的“新”工作让他超越了单纯受害者的身份,甚至成为荒芜年代里自救与他救的温柔力量;穆旦的诗歌引用,与其他人的经历竟如此神奇地契合,他们的时代命脉共通;黄永玉真是太敢说了,一个通透无比的神仙;路翎一章全书最激愤,历经被侮辱与被损害之后,用诗歌拯救灵魂;最感动的是巫宁坤,在最深重黑暗的岁月与沈从文作品的重逢并收到勉励长信,感悟到沈从文之“柔弱中有强韧”,这就是文学拯救人生的最好范例。
一篇呼吁大学中文系取消现当代文学课的网络热文,一时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呼应。以我小学阶段的阅读记忆,那些出版于“文革”期间的文学作品,的确没有多少阅读价值,所以,那篇文章所呼吁的,未必没有道理。只是我们应该知道,当那些假大空的所谓的文学作品甚嚣尘上时,一群有才...
评分一种计划外的阅读,特别是上周正好去武康路的巴金故居好好看了一番,巴金一家1955年搬来此处,直到2005年逝世均住在这栋花园洋房里,一楼进门左侧餐桌上方便是黄永玉画的大幅巴金人物画,展柜里有与沈从文等人的通信,二楼的几个书柜保存了作家当时写作和翻译使用的大量外文书...
评分 评分一篇呼吁大学中文系取消现当代文学课的网络热文,一时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呼应。以我小学阶段的阅读记忆,那些出版于“文革”期间的文学作品,的确没有多少阅读价值,所以,那篇文章所呼吁的,未必没有道理。只是我们应该知道,当那些假大空的所谓的文学作品甚嚣尘上时,一群有才...
评分九个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