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外国文学 英语学习 杂文 散文 工具书 p my
发表于2025-01-01
英美十六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自序
一
这本集子里面的文字,去年(一九八O年)在「中国时报」开始连载的时候,总题目是:『我谈、我访我喜欢的当代英美作家』。第一篇刊出的日期是九月十一日,我曾经写了简短的「卷首语」,现在先抄在下面:
看上去这一系列浮光掠影的「印象记」,势必成「卷」,谨冠以「卷首语」,作一交代。
今年十月「中国时报」创刊三十年,创办人面嘱送一份贺礼,我那里会写祝寿的文章,叨光两顿午餐之后,勉强得到一结论:就是我可写点我所喜欢的当代作家。每月一人,一年一打。凡是谈喜欢的事和人,作家与作品,都容易办。「我谈、我访」的「访」字,是为了增加一点真实感。如果访隐者不遇,或者人家不答应我的访法,就作罢。谈还是可以谈下去的。
所谓我的访法,是指可以从容谈话,可以一起喝茶、吃饭、散步等等,若祇准惊鸿一瞥,就免了。这年头能有半日之闲的人并不多,大作家更不闲。能否每月一人,或者三月方得一人,就殊难逆料了。
「卷首语」中必需着力说明者,凡是我谈我访的作家,祇是我所喜欢者,免得饱学之士挺身而出曰:『你把谁和谁漏了!』呜呼,我写下的祇是一个读者对他所喜欢的作家与作品的印象,而且是浮光掠影的印象。吾非为当代英美文学作概论作评介也,学者饶之,读者谅之!
当时所说的势必成「卷」,祇是一种假设或者希望,如今好坏且不去管它,成「卷」是无可抵赖的事实了。有人问我退休之后,依然是「乏善足陈」呢?还是可以数得出一两件自鸣得意之事。答曰:岂止一两件而巳。第一件事是我还活着,吃饭、走路、说话、骂人,一切照旧,故我依然,这实在是非同小可的得意之笔也。第二件事是我以老迈之年,马不停蹄,驾车横贯新大陆,由东而西,一路精神贯注,未走错方向,未被警伯拦截罚款超速。第三件事就是去年从有了写这本书的「一念之差」开始,十个月当中,旅行了三万多里路,读了不止一百本书,见到了十多位当代的头等作家,写了十五六万字的下等文章。我一向以懒散闻名,残年居然玩命,并非是神经失常,也有一点理论的基础的。在退休之后,我写的第一篇文章,题为『六一述愿』(载于民国六十八年八月十六日联合报副刊),中有警句云:『我已经过了六十了,不能再规矩下去了!』这十个月中,行路、读书、作文,就像没有明天一般,也就是因为守规矩守了一辈子,现在敢于大大地放肆一番了。残年能如此,得无自鸣得意也乎?
二
曾有人问我:怎么会想出这套访谈的计划来的?答曰:颇可以送给心理分析学家去分析,因为那是从一种积习难改所养成的病态引来的。我自从一九四一年走出学校大门,浪迹江湖四十年,每到一地,无论是教书或者作事,总能吸引三五清谈之人。幸而和我清谈者也都是些栖迟下位不怎么得意的人物,否则,「清谈误国」,那我就不止误了一国,而且误了四十年了。夫清谈之为物,一如烟酒,久了也会上瘾,少了它就恍然若有所失。退休之后,有甚多时间可与古人晤对,与家人话家常,逗逗牙牙学语的孙儿孙女,这些都很美。然而此外还有时间可供清谈。山居幽僻,何来三五清谈之客?我相信是下意识中有找人清谈的动机,联想到读其文,不见其人可乎,而产生找作家们谈谈的意念的。
但是大作家凭什么要浪费时间,陪你阁下清谈呢?凡事说说容易,到了认真执行,就困难重重了。前些时有位年轻的新闻记者问我:是如何接头的?事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我说我并没有一个「公式」(formula),而且我是个人的手工业,找衙门帮忙,衙门里的科员照例是推诿。比方说,美国有一个交流总署,英国有一个文化委员会,都是应该为文化界服务的。我同这两个衙门还算相当熟,可是他们用打太极拳的办法,推来推去,什么事也没有办。我同那位向我问经验以供借镜的青年记者说,小时候看江湖卖技者流耍把戏,耍完一套,请观众赏几文,总是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这次的接洽安排,也完全是靠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我浪迹江湖四十年,有幸结识了包括三教九流的一些朋友。朋友办事比衙门中的科员要热心得多。而且在俗吏的眼中,「你阁下算老几? 」朋友则不然。在朋友心目中,你的价值比你真正的价值往往要扩大若干倍。不管他是直接或者间接向某一位大作家进言,往往会美言一番,甚至于不卑不亢地说,同此人谈谈或亦不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承了朋友的情且不说,还不能仿某文豪以「我干杯,您随便」克尽所谓国民外交的重任。因为自己丢脸事小,总不能让朋友也丢睑。我对那位青年记者说,我的准备工作,有一部份是「恶性补习」。四十多年以来,我当然也读了不少当代英美文学的作品。有几家我敢说是相当熟的,熟的也还是要温习,不熟的更要温习,否则面谈几小时,就难免才尽,难免语塞了。比方说,某位大作家的太太,也是一位小说家,而且还是相当好的小说家。我对她的作品可以说是「素昧平生」,一窍不通。幸亏她产量不丰,我在纽约客邸,穷三天三夜之力,总算啃了个大概。于是在访问的那一天,他们贤伉俪就都照顾到了。当然这种临时抱佛脚是不足为训的,可是为了应急,有时候恐怕「恶补」乃是不二法门。
另外,我的写法也不足为训。我对那位青年记者说,我没有一个公式,也没有什么章法,完全是随兴之所至。有时候该收而不收,不该结束的时候又草草收敛,杂乱无章,各自为阵,没有一种划一的格局。如果一定要找请求读者曲谅的借口,也未尝没有。因为动笔时的心情不一,地点不一,时令亦不一。有时在旅邸的斗室,有时在人家大图书馆中的一角,比较洒脱自在的是在寒舍的恶补一斋或者恶补二斋。
「恶补斋」之命名,乃是根据「恶补」的事实,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住在东岸的时期,有一间颇为宽大的书房,除了桌椅书橱之外,还有一榻容身,可以困而学之。迁来西岸,就没有这种福气了。不得已乃取客厅背后之一小间,依墙建架,堆上一批劫后余生的旧书,另置椅一,橱一,蒲团二,依稀小书房之模样也;尤可喜者,与客厅中之壁炉互通有无,入晚,孤灯一盏,炉火熊熊,真是恶补的仙境,缺点是太小。于是另取卧室进口处之起坐间,依墙建架,堆上又一批劫后余生的藏书,另置书桌一,座椅一,摇椅一,亦依稀小书房之模样也。此处得地利,可共享卧室中火炉之温暖,入晚,孤灯一盏,炉火熊熊,亦是恶补的佳境。有此两处小天地容身,就想到命名,当时为了准备访问作家事,做了不少恶性补习工作,乃题楼上的一小间为「恶补一斋」,楼下的一小间为「恶补二斋」,纪实也。
现在恶补的事实需要,已经过去了,转而想到余年无几,而可读该读之书则甚多。读书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有益之事,可是在诸多无益之事中,读书还是最不需要多大本钱。最不妨碍别人,最能自得其乐的玩意。恶补的需要虽然已经不存在,恶补这件事还是可以做下去,恶补一二斋之名,也还是可以沿用下去的。在这篇序中略述梗概,亦是志警惕之意云尔。
说老实话,不如此,又何以遗此有涯之生?
三
这本书之终于成「卷」,首先得感谢我的老朋友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我谈、我访当代作家」的构想,是在我们二人吃两顿午餐的清谈中谈出来的。没有他的支持与督促,我这懒人「一动不如一静」,可能不会去劳师动众做这件事,或者做了一半就知难而退。另外要感谢的是时报人间副刊主编高上秦先生和他的太太柯元馨女士,他们办事的能干和才思敏捷,用不着我来恭维。难得的是他们对老朽之人的体贴与周到。没有他们的细心与耐心,这本书可能就出不来,至少写作的过程中,不会如此轻松愉快。最后,要谢谢老朋友夏志清先生在百忙中写序。我的『瞎三话四集』由九歌出版社印行之后,志清戏言我的下一本文集是『瞎七搭八集』,由他来作序。当时是说着玩的,因为我下一本文集的出版,还不知何年何月?去年夏天我去缅因州访麦卡赛女士,冬天去康纳狄克特州访华伦夫妇,都是先到纽约。到纽约,必见到志清,他必请吃饭。大快朵颐之后,我告诉他可能选七个英国作家,八个美国作家,或者八个英国作家,七个美国作家。反正是瞎七搭八,内容更是瞎七搭八,他的序是非写不可了。志清从不写不出气力的文章,我是祇写不出气力的文章。为了我的书累了他,不免有点过意不去。近二十年志清搞的是中国文学,曾经用英文写了几本不朽之作。但是英美文学实在是他的「first love」,他在沪江,后来在耶鲁拿的学位都是英国文学的学位,为这本书写序,给他一些重温旧情的芳馨,也就不能说完全是捣乱了。
「附录㈠」是应时报当局坚请,我同意加进去的。报纸大约为了热闹,每次注销我的访谈文章,都请柯约瑟君写一篇简短的介绍,略述这位作家的生平与作品。是属于数据性质的东西,登在访问记前面,有点像电视节目中的报幕工作。柯君是一位美国退休的资深外交官,过去曾经在香港、曼谷、台北任要职,退休之后在台北东吴大学教授英文。当然,我喜欢的作家,我熟悉的作家,并不一定也是他所喜欢或者熟悉的作家。这种奉命行事写简介是件苦事,真难为他到处找资料,每篇都奉陪一番。起初,我并无意把这些简介在印书时再用一遍,因为报纸可以在编排上以热闹取胜,印书时就不必了。至于资料,即使我遗漏了作者的出生年月,著作年表,读者要查考的话,我想也不怎么困难。不过报馆当局的意思,既然费过事,不用未免可惜,盛意不可拂,我也就同意了。在此顺便要谢谢报馆中为柯君翻译的某位先生或女士。译这类文字比写这类文字的趣味要更差些,难得的是译笔极为畅达,是出诸一位高手。
「附录㈡」则是我自己主张加进去的。并不是因为这两封信对我谬加奖掖,自己往脸上贴金,或者藉此为这本书作宣传。主要是因为我在属笔为文之时,心中希望有两类不同的读者能接受这一系列的报导与评论的文字。第一类是比较熟悉当代英美文学的人,第二类是对当代英美文学近乎是一无所知的人。我希望第一类的读者看了不觉得我是「信口开河」,第二类的读者看了不觉得我是「不知所云」。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时报上注销的一封「人间小札」,写信的人郑树森博士是文学教授,是属于第一类的让者。他自谦是我的学生辈,论程度我现在做他的学生还够不上,这都不相干,相干的是他没有觉得这一系列的文字「不堪一读」。第二类的读者张佛千先生是国学大家,诗、词、联俱所擅长。我们神交已久,尚无一面之缘。他说他不懂英美文学,想是事实。但是他居然能把这一系列的文字读下去,郑树森先生也能把这一系列的文字读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安慰。
「卷首语」中曾说到谨冠以卷首语,作一交代。现在将四五百字的卷首语,延伸成为四五千字的裹脚布,应该是交代得很清楚了。
是为序。 辛酉初春加州秣陵郡待震庐恶补二斋
吴鲁芹 (1918 - 1983.7.30)
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本名吴鸿藻,上海市人。毕业於武汉大学外文系。曾在武汉大学和贵州大学教英文。战后到臺湾,先后任教於省立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臺湾大学、政治大学等,并兼任美国新闻处顾问,策画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协助推动文化工作。1956年与夏济安、刘守宜等联合创办《文学杂誌》,有效地加速战后臺湾文坛在19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1962年受聘以客座教授赴美,任教於密苏里大学,后为美国新闻总署罗致,任撰述工作,至1979年退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他》、《瞎三话四集》、《餘年集》、《暮云集》及报导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夏志清先生为吴鲁芹《英美十六家》所作的序言里说,“鲁芹的老师陈通伯先生,在伦敦住得最久,当时的英国文豪——萧伯纳、威尔斯、哈代、罗素等——他都认识,最有资格写《英国八大家》,可惜他惜墨如金。”
说实在话,不太有趣。
评分台版,繁体竖排ˊ_>ˋ我倒是挺喜欢作者的风格,可惜这十六家里之前有所耳闻的也就一半,作品更是一本没看过。读书报告依旧没动呢嘤。
评分不怎么精彩的访谈录
评分不怎么精彩的访谈录
评分台版,繁体竖排ˊ_>ˋ我倒是挺喜欢作者的风格,可惜这十六家里之前有所耳闻的也就一半,作品更是一本没看过。读书报告依旧没动呢嘤。
豆瓣应该加一个标签,“未读完”,这跟“在读”的区别是,读了,没读下去,觉得不值当,不想再读了。 虽然吴先生为这些访谈大大地“恶补”了一番被访者的作品,但显然他只是一个用功勤,用心深的文学粉丝,并不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只翻看了三四个人的,问题挠不到痒处,应答自...
评分 评分 评分最近读了王老师推荐的《英美十六家》,吴鲁芹老先生的著作,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吴鲁芹先生的文章。书中十六位英美作家的作品我一个字也没有读过,连他们的名字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在读书时一边深感自己读书太少,一边佩服吴老先生的读书广博,居然能够看那么多的书! ...
评分英美十六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