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論 1.1 多相流的定義及分類 1.1.1 多相流的定義 1.1.2 多相流的分類 1.2 多相流的特點、研究方法 1.2.1 多相流的特點 1.2.2 多相流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模型 1.3 多相流的流動結構簡介 1.3.1 流動結構的一般涵義及研究流動結構的重要意義 1.3.2 典型的兩相流流動結構 1.4 多相流流動結構的判彆 1.4.1 流動結構的判彆方法 1.4.2 流型圖 1.5 多相流研究的曆史與現狀 1.5.1 多相流研究簡史 1.5.2 多相流研究的現狀 1.6 多相流的應用背景 1.6.1 在石油工業中的應用 1.6.2 在煤炭、冶金工業中的應用 1.6.3 在動力、核能工業中的應用 1.6.4 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 1.6.5 在水利、水力及管道輸送工程中的應用 1.6.6 在大氣工程中的應用 1.6.7 在製冷、低溫及航天工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第2章 多相流的基本方程及主要描述參數 2.1 多相流的基本方程 2.1.1 積分形式的守恒方程 2.1.2 簡化模型 2.2 多相流的主要參數及其計算式 2.2.1 顆粒的性質 2.2.2 顆粒的描述 2.2.3 流動參數 參考文獻第3章 顆粒、氣泡動力學 3.1 顆粒的受力分析 3.2 顆粒的阻力特性 3.2.1 單顆粒的阻力 3.2.2 顆粒群的阻力(劉大有,1993) 3.3 鬆弛過程 3.3.1 鬆弛現象 3.3.2 單顆粒的鬆弛 3.3.3 顆粒群的鬆弛 3.4 沉降與懸浮、浮泡流動 3.4.1 沉降現象 3.4.2 懸浮現象 3.4.3 浮泡流動 參考文獻第4章 管內多相流 4.1 管內氣液兩相流 4.1.1 流型 4.1.2 壓力降 4.1.3 空泡份額 4.1.4 流動不穩定性 4.1.5 臨界流 4.2 管內氣固兩相流 4.2.1 懸浮式氣固兩相流 4.2.2 栓塞式氣固兩相流 4.2.3 彎管內的氣固兩相流 4.3 管內液固兩相流 4.3.1 固體顆粒的輸送方式和流態 4.3.2 濃度和速度分布 4.3.3 摩阻損失 4.4 管內液液兩相流 4.4.1 相轉變點 4.4.2 油水乳狀液錶觀粘度 4.4.3 流型 4.4.4 持水率 4.4.5 摩擦阻力 4.5 管內氣液固三相流 4.5.1 基本原理 4.5.2 容積含量 4.5.3 壓力損失 4.5.4 汽液固三相流沸騰傳熱 4.6 管內氣液液三相流 4.6.1 流型 4.6.2 摩擦阻力 4.6.3 局部阻力 參考文獻第5章 管外多相流 5.1 單相流繞流流動、渦街與振動 5.1.1 鏇渦脫落現象 5.1.2 鏇渦形成和脫落機理 5.1.3 圓柱繞流 5.1.4 其它柱體繞流 5.1.5 管束的繞流 5.2 橫掠單柱體時的多相流 5.2.1 氣液兩相流繞流單柱體的鏇渦形成和脫落 5.2.2 氣液兩相流繞流引起的作用力 5.3 橫掠管束時的氣液兩相流 5.3.1 氣液兩相流橫掠管束時的鏇渦脫落 5.3.2 氣液兩相流橫掠管束時的流型 5.4 氣固兩相流繞流時的積灰與磨損 5.4.1 積灰 5.4.2 磨損 參考文獻第6章 多相流的分離和分配 6.1 分離機理與分離效率 6.1.1 分離機理 6.1.2 分離效率 6.2 重力分離 6.2.1 氣液兩相的重力分離 6.2.2 氣固兩相的重力分離 6.2.3 液固兩相的重力分離 6.3 慣性分離 6.3.1 氣液兩相的慣性分離 6.3.2 氣固兩相的慣性分離(岑可法等,1998) 6.4 離心分離 6.4.1 單相流的鏇轉流場 6.4.2 顆粒在鏇轉流場中的運動 6.4.3 氣固鏇風分離 6.4.4 汽液鏇風分離 6.4.5 液固鏇流分離 6.4.6 液液鏇流分離 6.5 過濾分離 6.5.1 一般過濾機理 6.5.2 袋式除塵 6.5.3 顆粒層除塵 6.6 分叉管中的多相流 6.6.1 T型管中的兩相流 6.6.2 Y型管中的兩相流 6.7 集箱中的多相流 參考文獻第7章 鏇轉機械中的多相流 7.1 多相流泵 7.1.1 氣液兩相流泵 7.1.2 固液兩相流泵 7.1.3 氣液固多相流泵 7.2 葉輪機械中的氣固兩相流 7.2.1 流動模型、處理方法及數值計算 7.2.2 磨損類型、磨損機理及防磨措施 7.3 蒸汽輪機中的汽液兩相流 7.3.1 濕蒸汽兩相流的基本問題 7.3.2 濕蒸汽兩相流的研究進展 7.4 水輪機中的固液兩相流 參考文獻第8章 多相流的數值模擬 8.1 多相流數值模擬的特點 8.1.1 數值模擬方法的特點與優勢 8.1.2 多相流數值模擬的主要睏難和關鍵問題 8.2 多相流數值模擬中的常用特殊參數 8.2.1 相分布參數 8.2.2 加權參數 8.3 多相流數值模擬方法分類 8.4 連續介質力學模型 8.4.1 歐拉一拉格朗日類模型 8.4.2 歐拉一歐拉類模型 8.5 氣一液兩相流相界麵遷移過程的數值模擬方法 8.5.1 高度函數法 8.5.2 相界麵追蹤的PIC方法 8.5.3 MAC方法 8.5.4 綫段法和邊界積分法 8.5.5 Level Set方法 8.5.6 VOF方法 8.6 Level Set方法及其在氣一液兩相流數值模擬中的應用 8.6.1 Level Set方法概述及基本方程 8.6.2 Level Set方法中不同介質區域的識彆和物性參數的錶示方 8.6.3 相界麵幾何特性參數的錶示方法 8.6.4 氣一液兩相流的流場控製方程 8.6.5 應用Level Set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8.6.6 Level Set方法的應用 8.7 VOF‘模型及其在氣液兩相流數值模擬中的應用 8.7.1 VOF方法的基本思想與相函數 8.7.2 VOF方法中氣一液兩相流的動量控製方程 8.7.3 VOF方法中氣一液相界麵的控製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8.7.4 VOF方法中氣一液兩相流場中的物性錶示方法 8.7.5 氣一液相界麵的構造方法 8.7.6 幾種界麵重構方法的比較 8.7.7 VOF方法的優缺點 8.8 其它多相流數值模擬方法 8.8.1 多相流的大渦模擬 8.8.2 多相流的直接數值模擬 8.8.3 多相流的Lattice-Boltzmann方法模擬 8.9 多相流數值模擬中的睏難及其發展方嚮 參考文獻第9章 幾個專題 9.1 微重力條件下的氣液兩相流與傳熱 9.1.1 微重力實現方式 9.1.2 微重力下的兩相流動研究方法 9.1.3 流型 9.1.4 空泡份額 9.1.5 壓力降 9.2 毛細管內的汽液兩相流 9.2.1 毛細管內汽液流動過程 9.2.2 毛細管內汽液兩相流的研究方法 9.2.3 毛細管內汽液兩相流的研究進展 9.3 多相流的減阻 9.3.1 單相流的減阻 9.3.2 兩相流的減阻 9.3.3 三相流的減阻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