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者的話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認知計算與大數據科學 1
1.1 數據科學簡介 1
1.1.1 數據科學與相關學科 1
1.1.2 下一個十年的新興技術 3
1.1.3 驅動認知計算的五種關鍵技術(SMACT) 7
1.2 社交媒體和移動雲計算 10
1.2.1 社交網絡和Web服務網站 10
1.2.2 移動蜂窩核心網絡 12
1.2.3 移動設備和互聯網邊緣網絡 13
1.2.4 移動雲計算環境 15
1.3 大數據采集、挖掘和分析 15
1.3.1 海量數據的大數據價值鏈 16
1.3.2 大數據的采集與預處理 17
1.3.3 數據質量控製、錶示和數據庫模型 19
1.3.4 雲分析係統的發展 19
1.4 機器智能和大數據應用 21
1.4.1 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 21
1.4.2 大數據應用概述 23
1.4.3 認知計算概述 26
1.5 本章小結 28
1.6 本章習題 28
1.7 參考文獻 29
第2章 智慧雲與虛擬化技術 31
2.1 雲計算模型和雲服務 31
2.1.1 基於服務的雲分類 31
2.1.2 雲服務平颱的多層發展 34
2.1.3 支持大數據存儲和處理引擎的雲平颱 37
2.1.4 支持大數據分析的雲資源 38
2.2 虛擬機和Docker容器的創建 40
2.2.1 雲平颱資源的虛擬化 40
2.2.2 虛擬機管理程序和虛擬機 41
2.2.3 Docker引擎和應用程序容器 43
2.2.4 容器和虛擬機的發展 45
2.3 雲架構和虛擬資源管理 46
2.3.1 三種雲平颱架構 46
2.3.2 虛擬機管理和災難恢復 48
2.3.3 創建私有雲的Eucalyptus和OpenStack 50
2.3.4 Docker容器調度和業務流程 52
2.3.5 建立混閤雲的VMware雲操作係統 53
2.4 IaaS、PaaS和SaaS雲的案例研究 55
2.4.1 基於分布式數據中心的AWS雲 55
2.4.2 AWS雲服務産品 56
2.4.3 PaaS:榖歌AppEngine及其他 59
2.4.4 SaaS:Salesforce雲 61
2.5 移動雲與雲間的混搭服務 63
2.5.1 微雲網關的移動雲 63
2.5.2 跨雲平颱的混搭服務 66
2.5.3 混搭服務Skyline的發現 68
2.5.4 混搭服務的動態組成 70
2.6 本章小結 71
2.7 本章習題 71
2.8 參考文獻 74
第3章 物聯網的傳感、移動和認知係統 75
3.1 物聯網感知與關鍵技術 75
3.1.1 物聯網感知技術 75
3.1.2 物聯網關鍵技術 77
3.2 物聯網體係結構和交互框架 78
3.2.1 物聯網體係結構 78
3.2.2 本地定位技術與全球定位技術 79
3.2.3 傳統物聯網係統與以雲為中心的物聯網應用 80
3.2.4 物聯網與環境交互框架 83
3.3 RFID 85
3.3.1 射頻識彆技術和標簽設備 85
3.3.2 RFID係統架構 86
3.3.3 物聯網支持的供應鏈管理 87
3.4 傳感器、無綫傳感器網絡和全球定位係統 88
3.4.1 傳感器的硬件和操作係統 89
3.4.2 基於智能手機的傳感 93
3.4.3 無綫傳感器網絡和體域網 94
3.4.4 全球定位係統 96
3.5 認知計算技術與原型係統 99
3.5.1 認知科學和神經信息學 99
3.5.2 腦啓發計算芯片和係統 100
3.5.3 榖歌大腦團隊項目 102
3.5.4 物聯網環境下的認知服務 104
3.5.5 增強和虛擬現實應用 105
3.6 本章小結 107
3.7 本章習題 107
3.8 參考文獻 109
第4章 NB-IoT技術與架構 111
4.1 NB-IoT概述 111
4.1.1 NB-IoT的背景 111
4.1.2 NB-IoT發展簡史與標準化進程 111
4.2 NB-IoT的特性與關鍵技術 113
4.2.1 NB-IoT的特性 113
4.2.2 NB-IoT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118
4.3 NB-IoT與幾種技術的對比 120
4.3.1 NB-IoT與eMTC技術的對比 120
4.3.2 NB-IoT與其他無綫通信技術的對比 123
4.4 NB-IoT的智能應用 126
4.4.1 NB-IoT的應用場景 126
4.4.2 NB-IoT的應用範例 127
4.5 NB-IoT的安全需求 128
4.5.1 感知層 129
4.5.2 傳輸層 129
4.5.3 應用層 130
4.6 本章小結 130
4.7 本章習題 130
4.8 參考文獻 131
第5章 有監督的機器學習 135
5.1 機器學習簡介 135
5.1.1 學習方式簡介 135
5.1.2 主要算法簡介 136
5.1.3 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 138
5.1.4 機器學習主要流派 139
5.2 迴歸分析 140
5.2.1 簡介 140
5.2.2 綫性迴歸 141
5.2.3 邏輯迴歸 144
5.3 有監督的分類算法 146
5.3.1 最近鄰分類 146
5.3.2 決策樹 148
5.3.3 基於規則的分類 151
5.3.4 支持嚮量機 155
5.4 貝葉斯與組閤算法 157
5.4.1 樸素貝葉斯 158
5.4.2 貝葉斯網絡 161
5.4.3 隨機森林和組閤方法 164
5.5 本章小結 167
5.6 本章習題 167
5.7 參考文獻 170
第6章 無監督學習和算法選擇 172
6.1 無監督學習簡介和關聯分析 172
6.1.1 無監督的機器學習 172
6.1.2 關聯分析和頻繁項集 172
6.1.3 關聯規則的産生 175
6.2 聚類分析 177
6.2.1 聚類分析簡介 178
6.2.2 K均值聚類 178
6.2.3 凝聚層次聚類 180
6.2.4 基於密度的聚類 183
6.3 降維算法和學習模型 186
6.3.1 常見的降維算法簡介 186
6.3.2 主成分分析法 187
6.3.3 其他學習方式 190
6.4 基於模型性能選擇閤適的算法 192
6.4.1 評估機器學習模型的性能 192
6.4.2 過擬閤現象和解決方案 194
6.4.3 欠擬閤現象和解決方案 196
6.4.4 根據數據集選擇機器學習算法 198
6.5 本章小結 199
6.6 本章習題 199
6.7 參考文獻 202
第7章 深度學習 203
7.1 簡介 203
7.1.1 深度學習模仿人的感知 203
7.1.2 生物神經元和人工神經元 205
7.1.3 深度學習和淺層學習 206
7.2 人工神經網絡 207
7.2.1 感知器 207
7.2.2 多層人工神經網絡 208
7.2.3 人工神經網絡的前嚮傳播和後嚮傳播 209
7.3 堆疊自編碼和深信念網絡 213
7.3.1 自編碼器 213
7.3.2 堆疊自編碼器 215
7.3.3 限製波茲曼機 216
7.3.4 深信念網絡 221
7.4 捲積神經網絡 222
7.4.1 捲積操作 222
7.4.2 池化 225
7.4.3 訓練捲積神經網絡 226
7.4.4 LeNet-5各層設置 227
7.4.5 其他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227
7.5 本章小結 231
7.6 本章習題 231
7.7 參考文獻 233
第8章 生成對抗式網絡與深度學習應用 235
8.1 生成對抗式網絡及其發展 235
8.1.1 生成對抗式網絡 235
8.1.2 深度捲積生成對抗式網絡 238
8.1.3 InfoGAN 239
8.1.4 SeqGAN 240
8.2 基於深度學習的文本情感分類 242
8.2.1 文本情感分類 242
8.2.2 文本預處理 242
8.2.3 基於捲積神經網絡的文本情感分類 244
8.2.4 基於LSTM神經網絡的文本情感分類 245
8.2.5 基於C-LSTM神經網絡的文本情感分類 248
8.2.6 基於深度學習的文本情感分類實現 250
8.2.7 實驗環境和數據 251
8.2.8 超參數調節 251
8.2.9 實驗結果分析 255
8.3 基於捲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彆 257
8.3.1 人臉識彆的CNN結構 257
8.3.2 人臉識彆的CNN實現 259
8.3.3 評價指標 261
8.3.4 數據獲取 261
8.3.5 數據預處理 262
8.3.6 人臉識彆實驗 264
8.4 基於捲積神經網絡的語音情感識彆 267
8.4.1 語音情感識彆簡介 267
8.4.2 語音情感識彆技術 267
8.4.3 語音情感識彆係統實現 268
8.5 本章小結 272
8.6 本章習題 272
8.7 參考文獻 273
第9章 深度學習和社交媒體分析應用 275
9.1 深度學習係統和社交媒體行業 275
9.1.1 深度學習係統和軟件支持 275
9.1.2 增強學習原則 277
9.1.3 社交媒體行業及其影響 278
9.2 使用ANN和CNN算法的文本和圖像識彆 279
9.2.1 在ANN中使用TensorFlow進行數字識彆 280
9.2.2 使用捲積神經網絡進行數字識彆 281
9.2.3 使用捲積神經網絡進行人臉識彆 284
9.2.4 使用捲積神經網絡進行醫療文本分析 285
9.3 深度增強學習的應用 291
9.3.1 DeepMind利用深度增強學習玩遊戲 291
9.3.2 深度增強學習算法 292
9.3.3 深度增強學習訓練平颱——OpenAI Gym 294
9.3.4 AlphaGo原理解析 296
9.4 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的數據分析 299
9.4.1 社交媒體應用中的大數據需求 300
9.4.2 社交網絡和圖錶分析 301
9.4.3 預測分析軟件工具 306
9.4.4 社交網絡中的社區檢測 307
9.5 本章小結 310
9.6 本章習題 310
9.7 參考文獻 311
第10章 醫療認知係統與健康大數據應用 313
10.1 健康監護問題和醫療認知工具 313
10.1.1 健康監護和慢性疾病檢測問題 313
10.1.2 通用機器學習應用的軟件庫 315
10.2 物聯網和基於機器人的健康監護係統與應用 316
10.2.1 物聯網傳感器用於身體信號的收集 316
10.2.2 基於雲的健康監護係統 317
10.2.3 運動促進和智能服裝 319
10.2.4 健康監護機器人和移動健康雲 321
10.3 健康監護應用的大數據分析 323
10.3.1 健康監護大數據預處理 323
10.3.2 疾病檢測的預測分析 324
10.3.3 五種疾病檢測方法的性能分析 328
10.3.4 疾病控製相關的移動大數據 331
10.4 情感控製的健康監護應用 333
10.4.1 精神健康監護係統的基礎 333
10.4.2 情感控製計算和服務 334
10.4.3 基於物聯網和雲的情感交互 336
10.4.4 基於機器人技術的情感控製 338
10.4.5 用於未來健康監護應用的智能認知係統 340
10.5 基於生物信息學的醫療認知係統 342
10.5.1 將基因組測序應用於診斷 342
10.5.2 重塑生物醫學 342
10.5.3 從健康治療到健康監護和預防 343
10.6 本章小結 343
10.7 本章習題 344
10.8 參考文獻 345
第11章 認知車聯網與5G認知係統 348
11.1 5G的演進 348
11.1.1 移動蜂窩網絡的演進 348
11.1.2 5G驅動力 349
11.2 5G關鍵技術 350
11.2.1 網絡架構設計 350
11.2.2 5G網絡代錶性服務能力 352
11.2.3 5G與認知計算 354
11.3 認知車聯網基本架構 356
11.3.1 基礎架構層 356
11.3.2 認知層 357
11.3.3 應用層 357
11.4 認知車聯網通信模式 358
11.4.1 車–雲通信 358
11.4.2 雲–車通信 359
11.4.3 車–車通信 359
11.5 車聯網緩存策略研究 359
11.5.1 緩存問題 359
11.5.2 評價指標 360
11.6 車載雲計算 361
11.6.1 車載雲模式 361
11.6.2 車載雲卸載策略 363
11.7 5G認知係統 363
11.7.1 網絡架構 363
11.7.2 5G認知係統的通信方式 365
11.7.3 5G認知係統的核心組件 365
11.8 5G認知係統的關鍵技術 366
11.8.1 無綫接入網絡的關鍵技術 366
11.8.2 核心網的關鍵技術 366
11.8.3 認知引擎的關鍵技術 367
11.9 5G認知係統的應用 367
11.9.1 5G 認知係統的應用實例 367
11.9.2 認知係統的應用分析 369
11.10 本章小結 369
11.11 本章習題 369
11.12 參考文獻 37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