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啄木(1886—1912),本名石川一,日本明治時代詩人、小說傢與評論傢。他打破瞭日本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定例,開創瞭短歌新形式,為日本詩歌的發展作齣瞭重要貢獻。石川啄木一生貧病,死時年二十六歲。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傢、翻譯傢、思想傢。一生著譯傳世約1100萬字,其中翻譯作品居一半有餘。
《事物的味道,我嘗得太早瞭:石川啄木詩歌集》收錄瞭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這兩部歌集誠懇地記錄瞭詩人在貧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嘆息。《叫子和口哨》為石川啄木創作的6首現代詩,著重在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詩》則是詩人針對詩歌創作而寫的一篇自白文章,簡述瞭自己的創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靈。
刚啃完石川啄木 史大人力推的日本诗人 二十六岁的时候病逝了 看得我呀 飘乎乎的 又舒服又残酷 还有点好笑 笑完 特别不是滋味儿 —— 石川啄木 活着的时候 尝了不少人间疾苦 大起大落 大喜大伤 他呀 胆子又大又小 老是带着学生罢课 上学的时候带同学罢课 成功了 当了老师又带学...
評分 評分石川啄木的短歌有种闭着眼睛往生活里撞的感觉。写的明明是日常的心绪、身边的人、季节,轻巧明晰,但并不明亮。细微的情趣,他不站在地面上歌唱,倒像迎着风眼泪却永远干不了的状态。“ 从留恋变成哀伤,从哀伤变成自嘲。 ” 二十岁的年龄,做了父亲的诗人,应该多些希望的。 ...
評分超級喜歡的詩集,排版也深得我心。
评分超級喜歡的詩集,排版也深得我心。
评分去年還是前年藉過沒讀進去,醉心於書名,又藉一次。讀是讀完瞭,但果然還是不太懂詩啊。滿篇的[悲哀]之詞,悲且讓人厭煩,聯想到作者貧病交加、英年早逝的命,還真是覺得滿腔滿心的悲哀。271那一則讓我想到高中時的暗戀往事。[對著大海獨自一人,預備哭上七八天,這樣走齣瞭傢門],很可愛。
评分居然是同一本!
评分拜讀周作人先生的翻譯,兩三頁被帶進作者的情緒,沉浸式體驗。唯一覺得突兀的地方:幾乎每首詩讀完前兩行心髒揪緊,到第三行一個非常概括抽象的總結,咣當就低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