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征,教授,写作者。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从事建筑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及研究。文字专注于建筑、艺术与设计,探索以更个人化和更自由的方式书写空间的故事。著有《建房》等建筑随笔。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是一本旅行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在2013—2015年间几次建筑之旅后写作的手记。
这些围绕“房子”而书写的文章,讲述了一个个在真实空间中行走的建筑故事,有的是关于房子的设计,有的是关于设计房子的人以及曾经居住在房子里的那些故去之人的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在旅途中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记录和感悟。
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文字进一步研习、思考建筑和空间与人性及生活之间的关系,并留存对这些看过的房子的长久记忆。
6月的时候去欧洲游学了一趟,心里面有很多的想法,有点千头万绪的感觉梳理不清楚。前段时间买了一些书,其实都是读书的时候万老师列的必读书目,什么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市》,《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时候买书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都是在读书馆借的,囫囵吞枣的读下...
评分 评分阅读中……。 看似小小一本书,暗藏大量旁征博引,除了建筑本身,文学、戏剧、绘画甚至电影、诗歌,信手拈来,对号入座。 要读懂,并能根据书里描绘的场景在脑海里重构那些房子的样子,以及为了看到它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并不容易。 比如在“那年春天,宁静的海”,一章中,作...
评分终于有时间来看万老师的书,刚读了序,与其说是在看房子,不如说是作者在追寻房子建造者或者房子使用者的生活踪迹。不仅仅是房子本身,在通往看房子的路上,所消耗的时间,所抱有的期待,所酝酿的情感,从平面图到真实的空间,从二维照片到置身其间,各种细碎,各种滋味,构成...
评分阅读中……。 看似小小一本书,暗藏大量旁征博引,除了建筑本身,文学、戏剧、绘画甚至电影、诗歌,信手拈来,对号入座。 要读懂,并能根据书里描绘的场景在脑海里重构那些房子的样子,以及为了看到它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并不容易。 比如在“那年春天,宁静的海”,一章中,作...
阅读本书极易对作者笔下的旅行心生向往,初听闻书名时更是直拍大腿,认为这个名字是极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万老师的文字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建筑和风景,而是一段旅程、一段经历、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关于建筑和建筑师的一些琐碎细节和怀想,则像藏在书中各个角落的小礼品,叫读者惊喜。
评分阅读本书极易对作者笔下的旅行心生向往,初听闻书名时更是直拍大腿,认为这个名字是极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万老师的文字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建筑和风景,而是一段旅程、一段经历、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关于建筑和建筑师的一些琐碎细节和怀想,则像藏在书中各个角落的小礼品,叫读者惊喜。
评分一直很喜欢万老师的文字,读起来不会有负担,但绝不是消磨时间,因为每读完一篇都会有专业和感悟上的启发与收获,都会有去更深入了解一个房子的好奇与激动。其实一直很好奇万老师在关于建筑之外的更日常的文字,相信一定也有独到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视角与感悟吧。
评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不仅仅只是看房子,不只是跟房子有关的故事,而更像一本建筑专业的书籍,但绝不像建筑理论书籍那般无趣、晦涩、难懂,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有趣的姿态,带你去体验每栋房子的不同人文背景,空间层次,色彩变化,丰富的表情,引人入胜又回味无穷!佩服万老师行云流水的文字,知识宽广又富有想象力的解读,以及颇具风范的插图!这书名字取名为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让你读完意犹未尽,你会期待有没有连载,也希望以后会读到续集。
评分很喜欢这种轻快的文章,很对味,大概是因为游历的方式相近吧。要说缺憾,那就是文中少了那些照片吧,不该放在最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