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年生于秘鲁,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创作过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他的长篇小说以触及重大社会与政治问题及结构新颖见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
“略萨曾经获得众多的文学奖项,是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将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现实,既能深刻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本质问题,更能将其加以想象和升华。他的作品对现实主义小说的革新产生了影响,在作品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
——略萨研究专家 赵德明教授
略萨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二十章,以单数各章为主线,作者叙述他与胡利娅姨妈恋爱的经过和结局,并夹叙了广播连续剧作家卡马乔明明是畅销广播剧制作人却被广播电台老板剥削致死的悲惨遭遇;同时,作者把若干个独立成篇的短故事组成双数各章,从多个侧面描绘了五十年代秘鲁社会生活的奇形怪状。
诺奖公布的那天我感叹终于颁给了一个我知道的作家。以前我买过一本给青年小说家的信,那段时间我挺爱读这种标题的书,比如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朱光潜给青年的十封信,青年就是用作假想的学生被写信的。诺奖公布后,我很鄙视那些专栏作家只扯略萨的八卦而几乎不谈他的作品...
评分 评分终于读完了《胡利娅姨妈与作家》。距离上一次认真读书已经很久了。近年来沉浸于网络,满足浅层阅读,几次拿起大部头,都无法静心潜读。两周前,终于找了个咖啡馆,决定好好读书。 拿了两本书,一本《论法的精神》,还有一本便是《姨妈》。二者相较,《姨妈》就显得浅显多了,我...
评分作者的自传和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兴衰史。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与比自己大十岁的离婚的女人——自己姨妈的表妹,相爱然后冲破万难终于结婚,以及每两章中间穿插的独立的短篇小说。对于这个爱情故事,虽然最后的结局两个人还是以离婚收场,但是十八岁青年炽热的爱,唤醒一个年...
评分爱在广播剧年代 ——读《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范典 几个貌似怪异的人挤在一个全封闭的小房间内,通过导演的安排,用声音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无论是刮风下雨、火灾、地震、挤轧现场,人声配合特技音效,类似于一出电影幕后的配音场面——不错,这一切都发生于秘鲁作家马...
个人觉得是略萨里仅次于酒吧长谈的小说
评分疯魔天才与他笔下逐渐疯魔的故事,结构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游戏。略萨笔下的卡马乔有所有痴迷的创作者的可爱。而作者自己的爱情故事,却以自己的变心和背叛收尾,留在小说外就好。
评分很有趣的南美洲故事。
评分拉美文学给我的感觉大概是:所谓“魔幻”故事总是显得离奇,读的时候觉得精彩得不得了,读完之后想要总结升华一下结果就会觉得我究竟读了什么呀!关于那个热衷于prédica armada的神父让我联想到《我是大哥大》里的黄毛,打架也是一等一的卑鄙。尤其是后来电台写故事的人脑子乱了,把所有的人都一次性弄死了还不止得救活了又弄死。实在荒诞!他的主人公都长成一个样,era un hombre de frente ancha, nariz aguileña, mirada penetrante, rectitud y bondad en el espíritu.并且a la flor de la edad:¿la cincuenta?其外,对阿根廷则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了。
评分略萨被禁了。。。我上午看见京东被禁,下午淘宝出版商就没了。。。不过当时我下单也还是照样没有吧 我想看胡利娅写的那本书,还没翻译过来,唉 话说真没想到末尾是这样的,两个人都不同于俗,前期我哀声叹气,到最后还是叹气。但终究叹的不是一路气,不明白,也许。。。算辽不谈了 长评在mac 幻想幻想啊啊啊,开心 结构安排,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