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当代欧洲重要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 年授予),授奖词:“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2018 年国际布克奖得主,波兰文学女王;

多次获得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

获得 2015 年欧洲 Brückepreises 国际奖。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生于 1962 年,是当代波兰国宝级作家。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7 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而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受到波兰评论界的普遍赞扬。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

后浪文学即将推出她的新作 Bieguni(英译名Flights,中文暂译名《云游》)也带有明显的托卡尔丘克式的写作特征,通过描述一位荷兰解剖学家乘坐飞机的一次旅行故事,来引申到从 17 世纪到现代的一系列故事。布克奖评委会认为,“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叙述......我们喜欢这种叙事的声音,它从机智与快乐的恶作剧渐渐转向真正的情感波澜”。

◎ 译者简介

易丽君,生于 1934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资深翻译家。两次获得波兰总统授予的波兰共和国十字骑士勋章,三次获得波兰国民教育委员会文化功勋奖章,被波兰共和国议会授予“波兰语言文化大使”称号。译有显克维奇历史小说三部曲、《塔杜施先生》《费尔迪杜凯》《被禁锢的头脑》《先人祭》等。

袁汉镕,生于 1933 年。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与易丽君合译显克维奇历史小说三部曲等。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波]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出品人:后浪
页数:432
译者:易丽君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103728
丛书系列: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作品
图书标签:
  • 魔幻 
  • 波兰文学 
  • 外国文学 
  • 小说 
  • 诺贝尔 
  • 文学 
  • 波兰 
  • 外国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国际布克奖得主、波兰文学女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代表作,大陆首次引进出版。

魔幻现实主义的碎片化小说,人的世代更迭,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 编辑推荐

☆ 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为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19年10月颁发),本书18年间在2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83次。还获得1999年“尼刻奖”读者选择奖,英译本入围2004年都柏林文学奖。

☆ 与《百年孤独》《檀香刑》共同被台湾大学“魔幻写实专题读书会”(骆以军指导)列入十本推荐书目。

☆ 被诺贝尔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作者)称为“辉煌壮丽的作家”,并视为叛逆的同路人。

☆ 这是一部由一百多个特写、故事、随笔片段集结而成的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错综复杂的叙事方法带给读者解谜一般的阅读乐趣。

☆ 既易懂而又深刻,既简朴而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托卡尔丘克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 马尔克斯式的历史,辛波斯卡式的时间,耶利内克式的文化身份,在托卡尔丘克的笔下融合。

☆ 护封采用正反两面印刷,一面是“白天的房子”,一面是“夜晚的房子”。

◎ 内容简介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这是一部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 名人推荐

辉煌壮丽的作家。

——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

梦境,梦境中人的梦境,或梦外真实世界却闪耀着梦之光辉的街道,从外面、里面、上面、下面,编织补缀了这样一幅让读者被拉至上帝视觉位置,俯瞰群梦汹涌此起彼落发生、绽放或黯灭的奇书。

—— 骆以军(《西夏旅馆》作者)

◎ 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机构瑞典文学院

托卡尔丘克的散文式书写简单朴实。她以一种很自然的口吻讲故事,将其笔下世界的希望、单调与荒谬轻松道出。她使想象与真实的生活交织,梦境掺杂进现实,回忆与当下重叠,并且做得天衣无缝。

——《观察家报》

2002年,她的第一本译入英文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同样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她所有的小说都反映了经过再度想象的波兰复杂的历史,她的现实主义是极其魔幻的现实主义。

——《卫报》

◎ 获奖记录

★ 作者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授予)

★ 获得1999年“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 英译本入围2004年都柏林文学奖决选名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总是做着不属于自己的梦, 梦里时间走不到尽头 没有“以前”,也没有“以后” 只有永恒的“现在” 风景是世界虚假的画面, 世界是摇摆不定的风景。 记忆创造风景, 却不理解世界。 人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 情绪倒映在风景里, 任由眼睛将它钉住,然后扼杀。 世界有两副面孔,...  

评分

评分

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宗教、历史、哲学、现实、生活片段在其中交织演绎,虽杂乱却在文末把所有的线索串在一起,回溯了新鲁达这片土地的几百年来的历史。像是一部旧胶片电影,映出斑斑驳驳,她的文字细腻到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生长出来了无数细小敏感的神经末梢...  

评分

评分

即使放在整个文学史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依旧是一个异类。她的作品似乎绕开了文学中的所有流派和“主义”,并且身姿轻灵地从任何试图定义它们的词语中逃逸出去。她的叙事声音独一无二,兼具辽阔高远的音域和轻灵慈悲的嗓音,仿佛来自一个混合了天使、精灵、女巫、幽灵和隐居...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对日常的观察和哲思,到梦的解析,从意识流构建起物的寓言,到家乡历史的神秘传奇,作者以“哈扎尔辞典”般的洞悉睿智,科塔萨尔似的奇思,塔可夫斯基般的凝固诗意,围绕乡土生活构造起私人的《米格尔街》:《马雷克》解剖痛苦——如名字般复调,日夜不分——宿醉时伴随波浪般的头痛,清醒时被捆住双腿,胡乱拍打的鸟儿,诱入自我拷问;《弗拉蒙利纳》化物拟人。让满载活力、欲望的生命长成于死气沉沉的凋零世界,寓意生不逢时之哀。《悲伤》深入创伤。蕴含智慧的词语,让人从自我认知的蒙昧中惊醒。过去不再潜伏,加剧悲伤孤独异化,自此痛扎根体内,需要放血。《梦》道破迷津,过去经梦筛去所指,变成未来般不确定的未知。我们对往昔仅是走过而非所知,无根之木、大梦不觉的存在令人恐惧。《阿莫斯》另辟蹊径。梦入现实的女人,收获别样风情。

评分

换了种写法的历史与族群。适合合雨天或者雾天看的书。灯下夜祷,茶杯里缭绕的热气,一条叫做时间的河,朦胧缥缈,不可捕捉的梦。

评分

读它的感觉,有点像夜晚行走在森林,月亮高悬,静谧的蓝色光辉洒满林间。

评分

这本书有种不同寻常的魔力,每当觉得它快要有些乏味的时候总能出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书中的各种异化都让人沉醉,库梅尔尼斯的经历最有代表意义,“我们的世界住的是熟睡的人,他们死了,却梦见自己活着。不断有熟睡的死人移居这个世界,他们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真正的人,即那种第一次活着的人却显得寥寥无几。在整个混乱的世界上,我们中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只是梦见自己活着,还是真正活着。” 托卡尔丘克把对蘑菇的迷恋散布在各处,蘑菇在她看来是值得惊叹的东西,这个隐喻贯穿始终。于哲学的思考和故事融为一体,丝毫不显得突兀,比起所讲述的情节,文字本身的感染力更强,比太古还要成熟。

评分

每一回看都能发现新的隐喻和伏笔,超开心!(反正我看了四五回还没觉得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