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日记 美国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 @译本 非虛構·日記 Y姚君伟
发表于2025-05-15
重生(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一卷。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写满了H。初遇时,SS16岁,她是她的第一个情人。日记有点琐碎,少女心萌动+学术思想发芽。
评分呈现出SS的青年阶段,1958年简直是一部失恋记录……有些可爱。非常强烈的自我审视,在写作中发现自己,或者有意识地创造自己;强大的阅读和智识或许是其青年后作为反对者姿态的基础。这段时期,已经依稀可见SS对私人生活vs公共行为的观察,哲学观也在变化之中。
评分沉溺于私生活的精彩,痛苦,牛逼。看书非常勤奋。
评分22的最后一天,跟苏珊相处~永远紧绷着弦,永远充满着学习的欲望
评分10.很平常的个人日记,桑塔格少女时期那一段意识的萌生让人更有感触,中期是婚姻里重复的痛苦琐碎,后期和H以及I的恋爱、性,对于自我的审视和思考。桑塔格说自己服过三次刑:童年、婚姻、儿子戴维的童年。做了不少批注,日记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桑塔格真的是一直在思想着的女性。看完后有一个想法是:这十七年的日记,桑塔格似乎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生活。
日记往往是最能够揭露一个人内心的。对于那些不了解她的人(比如我),看到她的日记,能直接从最浅显的照片,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第一印象就是最真实、毫无保留的;但对于那些已经对她有所了解,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和她有接触的人,看到她的日记会有更多感触和震撼。最内和对外...
评分14岁、15岁、16岁,我们在做什么?忙于早恋,还是忙于功课,或者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吧,而20多岁之后,绝大多数女子都在忙于恋爱,以及茫然中走进尘埃。在苏珊·桑塔格的日记里,这些青涩岁月已经是长长的、纵横整个人文科学各方面的书目,她勤勉、锐意、深邃的思考,初露...
评分 评分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随笔 源于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决定想些日记,我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生活等等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图书馆偶遇看的。 重新看了一遍,脑中总是在回想差距,她从小就开始看书了,可能差距在她身边的资源比较多,我自己家里的书,真的好...
评分苏珊·桑塔格的日记,最早一篇记录于1947年11月23日,其时桑塔格十四岁,日记中提到一句话说,她相信“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桑塔格的日记由她的儿子戴维·里夫编选三卷出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卷《重生》。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卷的最后一篇记录于1963年的...
重生(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