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本名赵小斌,金融从业者,资深爱书人。1980年生于秦岭南麓,长居京城。三十余年坚持读书。家藏图书万余册,开设有个人原创公号“书人书事”,两年坚持书话文章写作一百余篇,虽非大雅之作,但大都关乎阅读记忆与真情实感,分享之余,足慰平生。
本书为爱书人书虫先生近两年的书话文章结集,以个人经历和阅读小史为主轴,通过记录与读书、买书、散书等有关的故事,来展现作者记忆中那些关于书的美丽画面,讲述书与人的生活和情感。全书共收录作品四十篇,按照不同主题分为“人书俱老”“书窗漫笔”“西书风景”和“书卷多情”四组,既展示了一个狂热爱书人三十年的私人阅读史,回忆了一个平凡家庭在岁月中的书事日常;也追溯了很多中外经典作家作品的版本流变,以及作者通过阅读与他们产生的相濡以沫、耳鬓厮磨的种种情愫;更介绍和普及了不少与书店、书市、出版等相关的国内趣事和域外掌故,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书人书事。
我高中的某一位同桌以前跟我说过一句话:读书爱书,笨的像猪。此句话我之所以记得如此牢靠,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搞笑,不管爱书与否,只跟当事人自己有关系,此种言行在我看来就是有点把自己的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了。记得《恰同学少年》里,萧子升对自己的书珍重又爱惜,还为此严...
评分我的豆龄不长,比起豆瓣的元老级人物bookbug的十二年差太多了。bookbug是我在豆瓣上关注的第二个友邻,是看了他首页上的文章才关注的,当时觉得深有同感,心心相惜。后来发现bookbug居然散书,而且不乏精品,就更加佩服其为人了。 得知bookbug出书了,挺开心的,本来想双十一和...
评分对书话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海》绝对是不容错过的。唐弢先生当年提出的那么一句关于现代书话写作的议论,于今已成为书话写作绕过不过去的山。当然从唐弢、阿英那辈到现在,真正能做到“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的,恐怕不多。目前比较有名的一些书话写...
评分 评分2017读过的第一百本,书名应景——书海寄余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份实力与好运吧。
评分豆瓣友邻的书,还买到了签名本,也算是缘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评,更多的是对书的版次,装帧,出版社以及买书经历的一种阐述和回忆。当然,这位豆瓣友邻是大佬,在买书方面已经有了系统的认知和大量的经验,我真的是以一种仰之弥高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读完之后会有共鸣,会有羡慕,也会有感慨。总结为三点。一: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任何兴趣爱好都需要金钱来支撑。书也是这样。二:要好好学习英语,中文书范围终究还是太窄,学好英语,直接读原版书,会发现一个新世界。三:要认真地,找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婆,至少,也要懂自己的老婆。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各自看书,彼此不言语。对我来说,就十分浪漫,十分美好。
评分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补偿心理也无法完全解释,毕竟对于一个男孩而言,父母辈无一书迷,却从四五岁开始就难以遏制地痴迷于书这个劳什子的理由,估计只能是真爱了。
评分既已贡献了小序《蠹鱼三食神仙字》,就不再长评了。实体书虽有种种未能尽善尽美之处,却已经超出预期很多,果然冰冷的屏幕上看专栏和捧读图文并茂纸书的感觉完全不同啊!期待下次与书虫酒肆重逢,大杀四方!哈哈
评分同为爱书之人,很是佩服作者。能够读得签名本,也很幸运。 卷四谈到的书与书之内容的问题,的确是一个爱书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喜欢书的装订、封面那根本没有必要去花那些不必要的钱。相反如果有很强的读书欲,那么只要财力足矣,汗牛充栋一下也无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