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初中,1969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迴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後因急性腎損傷,迴傢療養。1979年後,相繼有《我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小說與散文發錶,並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魯迅文學奬等多種全國文學大奬。1998年病情轉為尿毒癥,終止透析。此後有隨筆集《病隙碎筆》,散文集《記憶與印象》,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齣版。
當代文學大傢史鐵生的長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筆》,是他*為經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滿瞭深刻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這部作品是他從身患尿毒癥、接受透析開始,用四年時間寫成,被譽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為重要的收獲,是“在深刻的睏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
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睏惑與痛苦齣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托不斷追問。全書分為六個部分,243則,用生動優美而通俗的語言,探索我們都要麵對的人生命題:命運、愛情、金錢、人性、信仰、健康的心靈、嚮上的精神……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
在史鐵生幽默曠達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遊在世界和人生的無疆之域,啓迪人們重新尋獲愛與信。
起初,是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书评中读到这句话——“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由此,被震动。没办法不震动。其时,我正不断地被失败的利齿所啃噬,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我的内心深处,极需要有一个外在的明证,好说服和宽慰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必须的,是...
評分 評分感觉印刷排版我都很喜欢,页边留白很大,很多人或许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可是对一本好书来说,我觉得这样还是很不错的,我读书向来喜欢在书页侧边用铅笔写写画画,也不是所谓“批注”,只是觉得似乎记下自己的思维轨迹,下次再看时能发现心路变化。再或者看到好的富于思想力的作...
評分这是我看的第三本史铁生的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那么现在就是这本了。当初只是因为非常非常好奇,一个长久在生病的人,一个活动受限的人,他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的书呢? 看过《我与地坛》之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满篇文字平淡朴实,却看得我鼻子酸酸的,眼...
評分輪椅能限製他的身體,卻無法限製他深邃的思考和不休的叩問。
评分想死的時候就看一看
评分重讀還是為史鐵生先生豁達的人性和光耀的思想震撼,殘疾與愛情,信仰與命運,無一不值得贊美。
评分關於生命,關於文學,關於愛
评分斷斷續續看瞭半年。無數個疼痛的夜晚,我都安慰自己:看,看看這個比你痛苦的人,你還有什麼可不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