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加盧耶(1920-1976)
美國科幻作傢,賽博朋剋先驅。“考德維納·史密斯再發現奬”(隻授予給早已過世,寫下名篇,卻在生時未受足夠賞識的作傢)的獲得者。
他的處女作《黑暗世界》獲得雨果奬提名,距獲奬僅一票之差。而《十三層空間》(Simulacron-3),早在威廉·吉布森的賽博朋剋名作《神經漫遊者》麵世二十年之前,就已經深切思考瞭虛擬世界會帶來的諸多問題。
並不遙遠的未來,一傢技術超前的科技公司建立瞭虛擬世界“幻世-3”,通過收集其中的民意數據,為商業公司提供營銷策略。然而,“幻世-3”項目的核心成員道格拉斯·霍爾卻發現,隨著程序的運行,身邊齣現瞭許多怪事:先是技術主管神秘死亡、同事失蹤;接著“幻世-3”裏的虛擬角色闖進瞭 這個世界;再後來,就連他所處世界的真實性也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超越時代的科幻經典,對後來科幻小說的賽博朋剋流派和《黑客帝國》等電影影響至深,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
大事記
1964年:《幻世-3》(Simulacron-3)英文原版齣版
1973年:改編電影《世界旦夕之間》Welt am Draht/World on a Wire
1999年:改編為電影《十三層空間》(The Thirteenth Floor)(又名:異次元駭客)
受本書影響拍攝的《黑客帝國》(The Matrix)上映
2017年:中文版以《十三層空間》之名正式齣版
美國知名科幻作傢邁剋·雷斯尼剋如此評價本書:
早在威廉·吉布森那本正式拉開“賽博朋剋”運動序幕的經典之作《神經漫遊者》問世的二十年之前,《十三層空間》就已經開創瞭“賽博朋剋”。
这张封面似曾哪里见过,因为书名里有空间两字,就搜索了一下“盗梦空间”,果然,和《盗梦空间》的宣传画很相似,高楼林立下人从中一个孤单背影,但《盗梦》没有中文的招牌。到这里不得不吐槽这个封面两下:一个是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丝中国元素,这些中文招牌莫名其妙;另外一...
評分这张封面似曾哪里见过,因为书名里有空间两字,就搜索了一下“盗梦空间”,果然,和《盗梦空间》的宣传画很相似,高楼林立下人从中一个孤单背影,但《盗梦》没有中文的招牌。到这里不得不吐槽这个封面两下:一个是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丝中国元素,这些中文招牌莫名其妙;另外一...
評分 評分最初吸引我的便是這句。 更幸運的是,與譯者相識。 那是個沉靜的男孩。 比起內容,不如先聊聊翻譯本身。 也許因為相識,字間總能探查些情緒。 狡黠的,抓狂的,較真的,難過的。 可這帶著滿滿心情的譯本最震撼我的 莫過於純粹到能問出味道的年代感。 電影垻裡聽著身後放映機艱...
評分被嚴重低估的書
评分被遺忘的大師傑作。沒有神經浪遊者式的高冷文風,但故事性很好
评分“他給其中的背景道具取名時,展現瞭豐富的想象力,比如地中海、裏維埃拉、太平洋,還有喜馬拉雅山脈”。
评分幻世三韆,黃粱一枕。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评分被嚴重低估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