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摄影 八十年代 青春 中国 画册 任曙林 昨天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学生 后浪
发表于2025-02-02
昨天的青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青春回不来,纯真依旧在
1980—1989,越久越清晰的影像记忆
...................
※编辑推荐※
☆ 一个有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孕育成长的时代,一群敏感神秘、不断变化的中学生,被任曙林用独特的凝视记录下来,瞬间成为永恒,平淡中见真实。
☆ 雨后操场上 的白色长裙、考试时与同桌交换的眼神、放学时的热闹和空荡的楼道……当青春不在了,还有照片可以印证。不管你在哪里、在何时度过你的青春,都会在这本摄影集里找到熟悉的记忆和曾经的纯真。
☆ 时隔五年,重版出来。更大开本,更多照片,更纯粹的呈现方式。
☆ 从编辑、设计、排版到印刷,追求每个细节尽善尽美,给《昨天的青春》一个摄影集应有的品质。
...................
※内容简介※
《昨天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学生》精选了任曙林在1980—1989年期间拍摄的170幅中学生照片。这十年间他进入中学校园,旁观中学生的课堂和课余生活,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情、关系,揣摩他们的心思,用温柔抒情的镜头语言记录下那一代人的青春。
书中前64页为任曙林的回忆文字,分享了他的青春故事:跟随恩师狄源沧学艺的点滴、与影友惺惺相惜的友情、拍摄中学生的动机、在校园内外与师生的交往……后224页为四色印刷的168张作品,和任曙林本人的珍贵旧照。
...................
※媒体推荐※
这二十多年间,还有哪位摄影家亦如任曙林,属意于校园,窥探少年人的身影与内心吗?我很希望这批照片能使近日辗转于考试之苦的中学生们看一眼,而在我辈眼中,永逝的八十年代,可能唯余这批照片能使我们蓦然遭遇从前的自己。
——陈丹青,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他的摄影的最为着力之处,也是摄影本身的最为有力之处,可能正好就在于这么一种耐看的平淡之中。
——顾铮,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
任曙林
四月影会重要成员。
195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
1976年开始摄影,师从狄源沧先生。
七十年代的作品:《先进生产者》。
八十年代的作品:《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学生》。
九十年代的作品:《矿区劳动者》《山区女孩二十年》。
2000年以后的作品:《气息》《两个女人》《云南风景》等。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像素》杂志“年度摄影家”称号。
2010年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
刚收到就被同事掳走了,他的读后感先放上来:《传道书》中说阳光底下无新事,“新”是此句的机要,意在表达世界是恒常之意。《昨天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学生》里的照片,全是发生在阳光底下的不新事,但这里的核心却是“阳光”,它照亮了一个远去的年代,对于从这束光里曾经走过的人,书中的一张张照片也许也是一种恒常的理想注脚。
评分太好了。任老师年轻时十分帅气。
评分开本更大,照片更多,装帧印刷也都更有质感了。特别是开篇收录了六十多页任老师的回忆文字,挺真诚的。定价略高,但对得起这样的品质。看不出有和上一版本比较的必要。
评分不算这个年代的中学生,不过集体擦窗、凉鞋、泳衣这些还是唤回了蛮多记忆。拍摄对象大多为女生,背、脚居多。作者偏自恋,前面的文章看得吃力后面居然还有个人影集。这两部分去掉可五星,留白多好。
评分2016.11.3 排版不够好,有一张照片拍的是阴天一个穿裙子女孩的,人物就在正中,排版正好给了两页,一下从中间切割了。后面插入的自拍,画风转变太快,尤其那几张秀肌肉的。除了那几张少女馆风格的人像,其他的,只算是随拍了。最大的意义还是记录吧,在那个影像还未普及的时代。
那静谧的校园——读《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这组图文最早是在《读库》看到的。当时读着,只是被清新自然的风格折服,钦佩作者选择关注群体的眼光,并没有网友在群里在组里交流时候那股热乎的感觉。转眼,这个专题出版了单行本,而且是雨枫的试读书。领了一本,开头是陈丹...
评分回忆的闸门一旦开启便很难关上。 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情人》的开篇那句话:“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是男人对女人最高的赞美,它当中蕴含着一种类似爱情却又...
评分《八十年代中学生》 一本书 用照片记录的一群中学生的生活 或许在当事人的脑海中都已模糊远去 却鲜活在照片里 色彩依旧 你也不会觉得灰蒙蒙的 灰尘呛鼻 你已站在一个相对旁人的位置 或许更容易感动吧 一个上午 粗略翻了一通 总是会有一个感觉一次次在敲打 那时候的...
评分昨天的青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