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

造房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讲席教授,香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与他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 于杭州转塘)、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2010年,和陆文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获《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全球创新人物奖”。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出版者: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澍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6780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王澍 
  • 设计 
  • 艺术 
  • 美学 
  • 传统文化 
  • 中国 
  • 随笔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建筑的未来没有抛弃它的过去。” 这是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美国《时代》周刊对他的建筑的评价。 看完《造房子》,你可能也会认同这个评价。 ① 死路一条 熟知我的、或订阅这个号久一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喜欢中国古建筑的。 曾经有四年,我的法定假期、年假等,几...  

评分

《造房子》读书笔记 我不懂建筑,但王澍的文字,以及这本书的编辑做法,看上去也是面向大众而非专业建筑师去贩售观点、主张,完满地为观者提供了王澍本人以及其立在南方土地上的建筑的一种高傲气质。 在王澍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后,媒体争相为其树立“狂人”的文字雕像,所用材...  

评分

一个人由着兴趣出发,最终抵达理想的作品,这种生活与创作的自如,就是王澍想要的吧。 读完《造房子》,近一半内容不懂,困于专业知识,也是王澍故意制造的文字迷宫,设置太多的概念障碍,层层阻绝,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半畅达半凝滞。但是,绝不无趣。 这许是因为写书人的缘...

评分

建筑从业者都有这样一种虚妄的骄傲:我们建造的不止是楼宇,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 然而,当我们回望一个城市林林总总大同小异的各类建筑时,这骄傲却显得底气不足,此时我们心里会不情愿的承认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建造的不是历史,而是商品。 1、 很难说我们什么时候丢掉了可...  

评分

在还是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王澍这个人,央视10套的一个访谈栏目《人物》,印象中最深的是浮在水上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以及东南大学苍郁的法桐大道,那时的我对这么酷的建筑充满神往,直接影响是我高考后志愿报了东南大学。那个暑假东大在西安交大设有招生咨询处,得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很有意思,不单单是在谈建筑,而是找到了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

评分

文人风骨,情趣兴趣为主,多样性差异性丰富性,态度重于能力,一切知觉都浸透了过去的经验,知识与修养决定境界的高低,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与园林的建造

评分

100个赞,太棒了。感谢豆瓣推荐,不然会错过好多

评分

太酷了!!上一本让我觉得很酷的书是2013年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评分

王澍,曾经受朦胧诗影响的“85新潮”运动的外围傻逼文艺青年,在硕士论文中把尼采打成尼来,称风格派为格式学派,称Universality为环宇性,称柯布称为超现实主义,极其善于联想又缺乏基本逻辑的不学无术,以张冠李戴的现代主义概念图谋打倒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这种囫囵吞枣、饥不择食的中国后现代先天缺钙+缺心眼,是85新潮+89一代跪舔欧美,切断中国现代艺术历史与今日中国当代艺术沉沦的直接原因。至于,获得美国商业酒店资本家设立的建筑奖成为所谓欧美建筑代言人,也并没有改变其所谓后现代的本质不过是第三世界弱国的新——折衷主义。靠小农社会的瓦片作为遮羞布掩盖其对现代建筑的工业文明本质的无知+所谓传统的胡乱解读,假洋鬼子的辫子。最直接的影响和荼毒就是当下中国美术学院学生的建筑视野还超不过中专生理论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