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的沉默》是汉语中我读过的最丰富、最精彩的访谈集。
——哈金
小平是文坛上一双敏锐而又诚实的眼睛,他的视角、洞察力,都堪称一流。深入地探究与悟想,远视与近观,温良而执着,是与作家们交谈时的最好对手和可信友伴。他注重大的方向,不放过微小细部,能够于胸中放置稳定的思想文化坐标。强烈的文学心和责任感,则是他的另一品质,也正因此,他走向了思与诗的核心地带。 ——张炜
这是一本由诚实的提问引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不仅是采访记录,也是一簇簇思想碰撞的火花。诚如资中筠先生所说,她的一些话语,是由于采访者的“推动”才说出来的。只有精彩的提问,才能唤出精彩的回答。提问的精彩,来自敏锐的审美感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及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相信不仅现在的读者,将来的读者也会从中得到许多阅读的快乐和有益的启示。
——高尔泰
傅小平的文学对话,本身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迫使作者摊开思想地图,辅助读者裁定作家是否能自圆其说,最终验证于作品的质地。这部对话集,宏观处从中国时空透视全球化语境,微观处用显微镜观察细节的水滴。听傅小平与作家们谈话,我们会不知不觉参与其中,颔首,微笑,摇头,皱眉,掩卷之后,才突然发现,我们都是揭秘的共谋者,和傅小平一样,在窥探作家内心堂奥的同时,加倍享受了杰作的创造之美。
——杨炼
正如杨炼所说:“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例如英美文坛上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刚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先锋派小说家苏童、毕飞宇,美学大师高尔泰,朦胧派诗人杨炼、欧阳江河……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
作者以他自己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不拘一格的,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柏拉图曾在《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一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美是难的”这一著名论断。美是什么?美如何把握?文学之美美在何处?几千年来,中外学人没有一刻停止过追问。然而,每当追问无法深入时,“美是难的”往往成了他们逃避问题的最佳托词。幸运的是,我们有一...
评分柏拉图曾在《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一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美是难的”这一著名论断。美是什么?美如何把握?文学之美美在何处?几千年来,中外学人没有一刻停止过追问。然而,每当追问无法深入时,“美是难的”往往成了他们逃避问题的最佳托词。幸运的是,我们有一...
评分我喜欢这个意指,四分之三的沉默之上四分之一的对谈比四分之一这个数字要深厚得多。我们总说这个时代娱乐化、大众化,我们总说生来受苦,我们总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文学的价值不正基于此吗?娱乐化大众化的时代必有清醒的皱着眉头敢于质疑的讲故事的人,在生来受苦的人生...
评分文学的鸣与默 by 芭蕉上人 在打开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之前,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访谈,来窥探那些作家的成功要诀,文坛秘辛 、生活八卦的话,我坦率地告诉你,还是不要买了。傅小平这个“访谈挤奶工”没有挤出过一滴隐私之奶,谈的还是他们的作品,他...
评分文学的鸣与默 by 芭蕉上人 在打开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之前,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访谈,来窥探那些作家的成功要诀,文坛秘辛 、生活八卦的话,我坦率地告诉你,还是不要买了。傅小平这个“访谈挤奶工”没有挤出过一滴隐私之奶,谈的还是他们的作品,他...
拖拖拉拉几个月,终于读完了。有的地方困惑,有的地方理解。
评分拖拖拉拉几个月,终于读完了。有的地方困惑,有的地方理解。
评分傅小平问的一部分问题实在是特别好,几近可以掩盖另一小部分问题自以为是的惹人厌恶感,看看大家们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如何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也是很有意思。
评分喜欢芒克了
评分采访集中于作品与文学观念,确实颇有收获。最难得的是这些采访见性情,当然这肯定是作家的品格,但这就够了,通过一个作家的文学品格可以想见其作品,一个好作家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好人,但一定在言谈中有某种魅力,这种魅力某种程度上会体现出作家所有已产生和可能产生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特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