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香港 民族史 粵港澳颱 社會學 社會 東南亞 文化研究 嶺大
发表于2024-11-22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南亞裔人士是香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人數眾多,文化多樣,近年成為備受關注的群體。儘管麵對社會、經濟的睏難和與飽受歧視,很多南亞裔人士都用自己的方法努力生存。
本書聚焦在香港的三個主要南亞族群—─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及尼泊爾人,探索他們在香港的文化和歷史,闡述他們在學校和工作的生活經驗。本書並從法律和媒體角度切入,討論《種族歧視條例》立法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南亞少數族裔的權利、探討南亞裔在主流媒體中的呈現,以及他們如何創意地運用媒體來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
本書以平實簡潔的文字,附以一係列的個案分析,並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社會學、社會工作、媒體研究、人類學、歷史和文化研究,適閤大學生及一般讀者閱讀。在少數族裔權益愈受重視之時,此書也是公民社會、從政者和政策製定者必讀的書籍。
這是一部完整地探討香港南亞族群的著作,書中所涉獵的議題都經過詳細的研究和周密的論證,當中的人物故事和插圖亦能賦予讀者鮮明的歷史感,這部著作絕對能助讀者瞭解香港的多元種族背景,明白文化多元社會的優點,以及理解如何進一步地促進種族融閤。
──周一嶽醫生(前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此書為瞭解南亞族群在香港的狀況的必讀作品,它不單展示瞭南亞族群在香港的生活及其歷史,更探究瞭在法律條例、大眾媒體和教育政策之層麵對於南亞族群的影響,是對於未來極其重要之著作。
──Gordon Mathews(麥高登)(《重慶大廈》作者)
陳錦榮(John Nguyet Erni),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及人文與創作係係主任。於2010至2013年間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係係主任,並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大學及威斯康星州大學,並當選為香港人文學院院士。
他發錶瞭大量有關文化研究的著作,題材涵蓋國際和亞洲文化、人權法、中國人的跨國文化消費、媒體反映的性別文化、香港和亞洲地區青少年的流行文化消費以至公共健康。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South Asian Minorities in Hong Kong與梁旭明閤著)、(In)visible Colors: Images of Non-Chinese in Hong Kong Cinema – A Filmography, 1970s – 2010s (閤著)、Visuality, Emotions, and Minority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of Rights: Critical Articulations、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閤著)、Asian Media Studies(閤著),以及Unstable Frontiers。
梁旭明,嶺南大學文化研究係副教授。畢業於英國薩塞斯大學,論文研究國際女性雜誌的文化在地化。研究方嚮主要為媒體全球化、東亞文化流轉,齣版不少關於韓流的跨文化閱讀的期刊文章。其化研究集中在性別研究,及社交媒體及網上媒體文化研究。近年集中研究少數族裔及相關課題,包括移民及流徙研究、多元文化研究,並以此齣版期刊論文及書籍文章,包括〈多元教育與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中文〉,著作有 Understanding South Asian Minorities in Hong Kong(與陳錦榮閤著)。
香港的南亞人是殖民時代的殘餘,比較抱團而拒絕開化,與主流社會隔絕互動所以強化瞭主流社會的偏見認知,香港東南亞人移居呈上升趨勢,所謂多元文化(其實是印度—馬來文化)在香港是個好事麼。
評分隻要一個社區有多種人,而一組人佔八成以上的大多數,群眾的分類自然而生,歧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大多數社會科學研究都太宏觀、太多假設,未能針對性地探討歧視問題。本書最重要的是提齣一種較微觀的社會科學研究觀點,而從微觀各層麵的問題後在結語中提齣一係列的改善建議。而最吸引我的部份是從殖民史方麵去探討英國人-香港人-「南亞人」這個歧視鏈,分析迴歸後這個層麵的轉變。書寫於2016年,政策上的追趕沒有來得太快,民間雖然對於少數族裔人士慢慢改觀,但其實仍對他們抱持一種「他者」的觀點。若果書要重編增加章節,必定要分析一下「利君雅」在香港的存在。她在主流媒體上的齣現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對少數族裔人士改觀。 (28/2-9/5/2020)
評分隻要一個社區有多種人,而一組人佔八成以上的大多數,群眾的分類自然而生,歧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大多數社會科學研究都太宏觀、太多假設,未能針對性地探討歧視問題。本書最重要的是提齣一種較微觀的社會科學研究觀點,而從微觀各層麵的問題後在結語中提齣一係列的改善建議。而最吸引我的部份是從殖民史方麵去探討英國人-香港人-「南亞人」這個歧視鏈,分析迴歸後這個層麵的轉變。書寫於2016年,政策上的追趕沒有來得太快,民間雖然對於少數族裔人士慢慢改觀,但其實仍對他們抱持一種「他者」的觀點。若果書要重編增加章節,必定要分析一下「利君雅」在香港的存在。她在主流媒體上的齣現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對少數族裔人士改觀。 (28/2-9/5/2020)
評分隻要一個社區有多種人,而一組人佔八成以上的大多數,群眾的分類自然而生,歧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大多數社會科學研究都太宏觀、太多假設,未能針對性地探討歧視問題。本書最重要的是提齣一種較微觀的社會科學研究觀點,而從微觀各層麵的問題後在結語中提齣一係列的改善建議。而最吸引我的部份是從殖民史方麵去探討英國人-香港人-「南亞人」這個歧視鏈,分析迴歸後這個層麵的轉變。書寫於2016年,政策上的追趕沒有來得太快,民間雖然對於少數族裔人士慢慢改觀,但其實仍對他們抱持一種「他者」的觀點。若果書要重編增加章節,必定要分析一下「利君雅」在香港的存在。她在主流媒體上的齣現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對少數族裔人士改觀。 (28/2-9/5/2020)
評分香港的南亞人是殖民時代的殘餘,比較抱團而拒絕開化,與主流社會隔絕互動所以強化瞭主流社會的偏見認知,香港東南亞人移居呈上升趨勢,所謂多元文化(其實是印度—馬來文化)在香港是個好事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