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本體論:一個有文化民族的靈魂
一、中國古代有沒有哲學?
二、本體論:一個有文化民族的靈魂
三、如何總結和梳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
四、泛論本體
(一)本體的特徵
(二)本體的人文本質
(三)本體的兩種類型
(四)本體Ⅰ的本質特徵、結構及存在方式
(五)本體Ⅱ的本質特徵、結構及存在方式
(六)把握本體的兩種方式
第一章 先秦儒道: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問題的攤齣
一、先秦時代與哲學
(一)春鞦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政治
(二)先秦哲學思想的特點及思想任務
(三)先秦諸子的思想傾嚮及其理論貢獻
二、先秦儒道的本體思想
(一)先秦儒傢的本體思想
[一]孔子“仁”論
[二]孟子“心”論
[三]荀子“禮”、“天”論
[四]《易傳》“道”論
(二)先秦道傢的本體思想
[一]老子“道”論
[二]莊子“道”論
三、先秦儒道在本體論問題上的成就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二章 兩漢經學:宇宙發生論和宇宙係統論
一、兩漢時代與哲學
(一)漢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漢代經學與哲學
二、漢代的天人思想
(一)宇宙發生論
(二)“天人感應”論
(三)宇宙係統論
(四)“元氣”自然論
(五)宇宙本體論
三、漢代哲學在天人問題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三章 魏晉玄學:宇宙本體論
一、魏晉時代與哲學
(一)魏晉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三國鼎立的局麵與魏晉時代的政治課題
(三)魏晉玄學的思想主題與哲學任務
二、玄學的本體論思想
(一)王弼的“無”論
(二)嵇康、阮籍的“自然”論
(三)裴?的“有”論
(四)郭象的“獨化”論
(五)張湛的“至虛”論
(六)僧肇的“空”論
三、魏晉玄學在宇宙本體論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四章 隋唐佛學:心性本體論
一、隋唐時代與哲學
(一)隋唐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任務
(二)隋唐時期儒、佛、道三方並存的思想格局與中國化佛教的思想貢獻
二、隋唐佛學中的心性本體思想
(一)天颱宗的“一念三韆”說
(二)唯識宗的“八識”說
(三)華嚴宗的“法界”說
(四)禪宗的“自心”說
三、隋唐佛學在心性本體論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五章 宋明理學:倫理本體論
一、宋明時代與哲學
(一)宋明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宋明理學之作為新儒學的思想主題和哲學任務
二、宋明理學的本體思想
(一)北宋五子的“造道”工作
[一]周敦頤的“太極”論
[二]邵雍的“先天象數”論
[三]張載的“太和”論
[四]程顥、程頤的“理”論
(二)硃熹的“理”學
(三)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
[一]陸九淵“心”學
[二]王陽明“心”學
三、宋明理學的倫理本體論對中國古代哲學的貢獻及其走嚮
結束語 中國古代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理論得失
一、乘機之“勢”
二、契幾之“象”
三、無我之“境”
四、渾璞之“樸”
主要參考書目導論 本體論:一個有文化民族的靈魂
一、中國古代有沒有哲學?
二、本體論:一個有文化民族的靈魂
三、如何總結和梳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
四、泛論本體
(一)本體的特徵
(二)本體的人文本質
(三)本體的兩種類型
(四)本體Ⅰ的本質特徵、結構及存在方式
(五)本體Ⅱ的本質特徵、結構及存在方式
(六)把握本體的兩種方式
第一章 先秦儒道: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問題的攤齣
一、先秦時代與哲學
(一)春鞦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政治
(二)先秦哲學思想的特點及思想任務
(三)先秦諸子的思想傾嚮及其理論貢獻
二、先秦儒道的本體思想
(一)先秦儒傢的本體思想
[一]孔子“仁”論
[二]孟子“心”論
[三]荀子“禮”、“天”論
[四]《易傳》“道”論
(二)先秦道傢的本體思想
[一]老子“道”論
[二]莊子“道”論
三、先秦儒道在本體論問題上的成就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二章 兩漢經學:宇宙發生論和宇宙係統論
一、兩漢時代與哲學
(一)漢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漢代經學與哲學
二、漢代的天人思想
(一)宇宙發生論
(二)“天人感應”論
(三)宇宙係統論
(四)“元氣”自然論
(五)宇宙本體論
三、漢代哲學在天人問題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三章 魏晉玄學:宇宙本體論
一、魏晉時代與哲學
(一)魏晉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三國鼎立的局麵與魏晉時代的政治課題
(三)魏晉玄學的思想主題與哲學任務
二、玄學的本體論思想
(一)王弼的“無”論
(二)嵇康、阮籍的“自然”論
(三)裴頠的“有”論
(四)郭象的“獨化”論
(五)張湛的“至虛”論
(六)僧肇的“空”論
三、魏晉玄學在宇宙本體論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四章 隋唐佛學:心性本體論
一、隋唐時代與哲學
(一)隋唐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任務
(二)隋唐時期儒、佛、道三方並存的思想格局與中國化佛教的思想貢獻
二、隋唐佛學中的心性本體思想
(一)天颱宗的“一念三韆”說
(二)唯識宗的“八識”說
(三)華嚴宗的“法界”說
(四)禪宗的“自心”說
三、隋唐佛學在心性本體論上的貢獻及所留下的問題
第五章 宋明理學:倫理本體論
一、宋明時代與哲學
(一)宋明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
(二)宋明理學之作為新儒學的思想主題和哲學任務
二、宋明理學的本體思想
(一)北宋五子的“造道”工作
[一]周敦頤的“太極”論
[二]邵雍的“先天象數”論
[三]張載的“太和”論
[四]程顥、程頤的“理”論
(二)硃熹的“理”學
(三)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
[一]陸九淵“心”學
[二]王陽明“心”學
三、宋明理學的倫理本體論對中國古代哲學的貢獻及其走嚮
結束語 中國古代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理論得失
一、乘機之“勢”
二、契幾之“象”
三、無我之“境”
四、渾璞之“樸”
主要參考書目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