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梦麟于抗战期间写过一部英文自传,名为《西潮》,后在台湾发行中文本,颇受欢迎。《新潮》,是蒋梦麟原计划继《西潮》之后续写后半生的自传,“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可惜未终篇即逝去。本书是将上述未终篇的自传,连同作者遗留的一些追念师友(孙中山、蔡元培、吴稚晖、傅斯年等)的文字,结集而成。
吴俊升曾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教师,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教学和行政工作都从基层做起,循序而进,对于教育有比较完备的经验。在《教育生涯一周甲》中,作者回顾了一生中求学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同时有很多精当的经验总结和思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新知探本源,问学向宗匠。”吴俊升先生恐怕是上个世纪中国研究杜威最精深的学者,尽管他在国际学界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在中国的名望。全书持论公允,拜访晚岁杜威,杜威自己也认同儿童中心被操作得过分激进,《明日之学校》是一种逆向解毒。论郭秉文被逐一事,恐怕笔下有保留,或者当时作为学生的吴俊升把一切看得太天真了。
评分“新知探本源,问学向宗匠。”吴俊升先生恐怕是上个世纪中国研究杜威最精深的学者,尽管他在国际学界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在中国的名望。全书持论公允,拜访晚岁杜威,杜威自己也认同儿童中心被操作得过分激进,《明日之学校》是一种逆向解毒。论郭秉文被逐一事,恐怕笔下有保留,或者当时作为学生的吴俊升把一切看得太天真了。
评分“新知探本源,问学向宗匠。”吴俊升先生恐怕是上个世纪中国研究杜威最精深的学者,尽管他在国际学界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在中国的名望。全书持论公允,拜访晚岁杜威,杜威自己也认同儿童中心被操作得过分激进,《明日之学校》是一种逆向解毒。论郭秉文被逐一事,恐怕笔下有保留,或者当时作为学生的吴俊升把一切看得太天真了。
评分不知道台版与大陆版差距多少?吴俊升的回忆录史料价值很高 ,涉及的相关事件很多。
评分“新知探本源,问学向宗匠。”吴俊升先生恐怕是上个世纪中国研究杜威最精深的学者,尽管他在国际学界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在中国的名望。全书持论公允,拜访晚岁杜威,杜威自己也认同儿童中心被操作得过分激进,《明日之学校》是一种逆向解毒。论郭秉文被逐一事,恐怕笔下有保留,或者当时作为学生的吴俊升把一切看得太天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