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中国07

时论中国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8625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
  • 时代
  • 经济
  • 热点
  • 发展
  • 时论
  • 中国
  • 政治
  • 社会
  • 经济
  • 文化
  • 评论
  • 分析
  • 观察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经济
股市震荡,政府咋办
003 刘胜军
救市,不能为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所绑架
009 华 生
谨防“疯牛”失蹄和踩踏悲剧
015 邓海清 陈 曦
A股不弃病根,动荡仍旧难免
020 陈志武
“慢牛”是培养不出来的
“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
025 艾 丰
网络经济的四条定律
030 王红新
“互联网+”:繁荣背后的三重隐忧
033 吴文军
“互联网+农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037 马化腾
“互联网+”语录16条
大众创业:能够成为新发动机?
044 何 帆
“创新创业泡沫”会破灭吗?
048 曹祎遐
大众创业迎来转型期
052 王德宇 杨建新 李双寿
创客空间:做什么,怎么做
057 赵 勇
打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创业教育
城市专车:放还是禁
065 张国华
攻克出租车业管理中的计划经济思维堡垒
069 刘建丰
经济学视角下的出租车和专业的竟补关系
073 顾大松
监管创新需要合作治理思维
077 郑 磊
专车曲流交由市场决定
081 “澎湃新闻”社论
私家车为何不能做专车
社会
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087 李希贵
孩子,你必须学会输
092 钱颖一
育人而非育才
096 鲍鹏山
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100 杨佩昌
德国娃的理性家长
“天网已铺开”,贪腐哪里逃
105 陈 雷
国际合作彻底切断腐败分子后路
108 王春英
反腐双动力:境内”打虎”,境外”猎狐”
113 支林飞
“猎狐”升级为“天网” 贪官永失避罪天堂
116 朱江明
红色通缉令,海外显神威
人工智能正在敲门
125 黄晓庆
云端仿真机器人将进入千家万户
129 王飞跃
人工智能八问八答
134 经济学人撰文 阿moye译
人工智能的黎明
137 吴晓波 张一鸣
人工智能如何计算“善恶”
映像
143 阿 朦 中国青年报
瞬间与永恒
文化
文化消费,通俗还是媚俗
161 马小盐
中国式庸俗审美有了新的传承人
164 叶 开
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文学困局
168 张 江 汪 政 毕飞宇 张政文 姚文放
在文学成为消费品时重塑文学的真
172 廖 廖
知识分子的缺席和艺术沦为权力与资本的工具
网络文学,悄然崛起
179 夏 烈
只有文学是永恒的命名
182 周 运
网络文学3.0,激活整条文化产业链
185 狄 青
如何面对网络文学使用科技手段制作巨幅长篇
190 《京华时报》
网站抢人“造神”写手连连涨薪
国际
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
199 金灿荣
中美关系能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吗?
202 叶自成
以中华智慧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206 邵鹏明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关键在美国
209 郭小凌
“修昔底德陷阱”是怎么回事
212 李 泉
英德“一战”时是如何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当民主逻辑遭遇资本逻辑
220 吴家明
到底拿什么拯救希腊债务危机?
224 寒 竹
希腊困局:当民主逻辑遭遇资本逻辑
228 夏蕊蕊
希腊危机真正的冲击波是什么?
231 周江林
希腊债务危机的文化根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时代热点社论集,话题选择的还可以。但是切入面比较小,比如第一部分的经济说的就只是股票问题,整体结构更像是一本新闻集;内容上,有的文章套路太多,不实际,最喜欢《A股不弃病根,动荡仍旧难免》、《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中国式庸俗审美有了新的传承人》这三篇。

评分

高中为了学习怎么写时评而买的书。全套七本算是都看完了。我最喜欢它关于文化方面的选材和排版。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文化就是我们的原乡。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上个世纪北京的追忆,书中配套的北京的图片特别打动我。到北京念书后,我好几次都试着寻访照片中出现的地点,到了之后驻足停留,真是感慨万千。每本书都印着这样的话: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我觉得这种印记不只是属于大人物的,应该更多的来自像你我这样的青年。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我也希望在未来我的思想印记可以印成铅字,一起构成中国思想图景。感觉这套书的经济和外交板块有用力过猛之嫌,命题太过宏大抽象,如果从小切口入手会更有力度。

评分

高中为了学习怎么写时评而买的书。全套七本算是都看完了。我最喜欢它关于文化方面的选材和排版。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文化就是我们的原乡。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上个世纪北京的追忆,书中配套的北京的图片特别打动我。到北京念书后,我好几次都试着寻访照片中出现的地点,到了之后驻足停留,真是感慨万千。每本书都印着这样的话: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我觉得这种印记不只是属于大人物的,应该更多的来自像你我这样的青年。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我也希望在未来我的思想印记可以印成铅字,一起构成中国思想图景。感觉这套书的经济和外交板块有用力过猛之嫌,命题太过宏大抽象,如果从小切口入手会更有力度。

评分

高中为了学习怎么写时评而买的书。全套七本算是都看完了。我最喜欢它关于文化方面的选材和排版。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文化就是我们的原乡。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上个世纪北京的追忆,书中配套的北京的图片特别打动我。到北京念书后,我好几次都试着寻访照片中出现的地点,到了之后驻足停留,真是感慨万千。每本书都印着这样的话: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我觉得这种印记不只是属于大人物的,应该更多的来自像你我这样的青年。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我也希望在未来我的思想印记可以印成铅字,一起构成中国思想图景。感觉这套书的经济和外交板块有用力过猛之嫌,命题太过宏大抽象,如果从小切口入手会更有力度。

评分

高中为了学习怎么写时评而买的书。全套七本算是都看完了。我最喜欢它关于文化方面的选材和排版。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文化就是我们的原乡。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上个世纪北京的追忆,书中配套的北京的图片特别打动我。到北京念书后,我好几次都试着寻访照片中出现的地点,到了之后驻足停留,真是感慨万千。每本书都印着这样的话: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我觉得这种印记不只是属于大人物的,应该更多的来自像你我这样的青年。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我也希望在未来我的思想印记可以印成铅字,一起构成中国思想图景。感觉这套书的经济和外交板块有用力过猛之嫌,命题太过宏大抽象,如果从小切口入手会更有力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