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安 湖南桂阳县人,记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
1、资料齐全 作者非常不容易,各地走访历时22年,写书历时9年,书中报刊、政治文件的影印资料都比较全。基本上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的历史。不只是逃港的历史,还写了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等的背景历史。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评分 评分生存下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是书里那么多故事告诉我的第一件事。通过书页,我在努力地了解什么是一无所有,所以也震撼于那句“我们这一代人是用命在拼搏,才有了外人眼中的香港奇迹!”香港的繁华,突然有了温度,有了沉甸甸的历史感,因为那些造就繁华的人,是我们共同的死...
评分1、资料齐全 作者非常不容易,各地走访历时22年,写书历时9年,书中报刊、政治文件的影印资料都比较全。基本上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的历史。不只是逃港的历史,还写了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等的背景历史。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评分我本来想把它当史料读的,所以,不惜花费大价钱去香港淘。然而三五页后,便失望起来,因为作者把书写成了小说。失望在先,于是原有的期望,顿时打消了大半。不过哪怕谨小慎微,作者还是倔强地声明说,“即使由于某些原因,本书的历史只能以文学纪实的方式写出,但其中的人和历...
很熟悉的家乡,很残忍的一段历史,好几个地方看得想哭,一条深圳河,导致父子分离,夫妻分离,有的是物理距离上的暂别,有的竟成天人永隔。对于民众而言,他们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评分增订本也没多多少内容
评分感谢陈老师,让这段历史不至埋没于尘埃,对于香港的社会构成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评分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讲述,通过采访聚焦到当年逃港者个人的故事,经历,来反映历史上几次大逃港的背景,对几次重大的逃港事件也有叙述,资料也非常详实,也结合当时的政策来将逃港的来龙去脉。体会是人其实很简单,为了生活只能用脚投票,困难年代是如这样,现在也是为了更好生活而奔波。所以有时所有的政策规定,一定要依从人的需求出发,强求不来,越是逆着来,后面问题越多。或者这点在层次需求理论得到验证。第二个是,认知水平。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很多因素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水平认识认知,想问题总是一刀切,就是脑子里想不通,社会主义与资本市场的融合,虽然现在觉得很正常的东西,可能在当时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或许也和教育水平有关吧,环境限制了人的想法。所以人一定要多见识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先进的社会,文化,理论,知识,科技。
评分喜欢哪里用脚投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