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月,原名杭月华。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1966年出生于新疆哈密,1999年南下深圳发展。18岁开始写诗,拥有25年媒体人生涯,历经从乡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的人生变化,并将个中片段、感悟、领略,凝结为诗歌、散文、纪实文学。
已出版非虚构图书《回家: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国境之西》,个人文集《散步的狼》,诗歌集《生命之惑》,散文集《一粒种子的逃离》。诗歌被选入《中国九十年代诗歌精选》、《深圳30年成就读本》、《中华诗选》等全国著名诗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灵魂的村庄,是《诗经》里的河之洲,是杜甫诗里的茅屋,是陶渊明诗里的田园,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的田家,是余光中诗里的乡愁。作者生于北方,成长和生活在南方,对于城市、村庄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颇具张力和暖色情怀。她把离开家乡后在城市的路途中,重识的故乡、游历的村庄、相遇相知的他乡人整理成这本纪实的乡村散文集《何以为家》。在书中,她带我们重回乡村,重觅内心久远的味道、颜色、历史,以及村庄厚重的乡土文化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元素。
大千世界美丽多彩,每个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心里能装下的那些美好都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在走过千山万水后,总有那么一处地方,它静卧在灵魂深处,最美最真,让人牵挂不舍,成为生命旅程里最浓情的凝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对老家的思念与回望也越来越频繁起...
评分乡村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上是最小的基层单位,从古至今,乡村都在文人的字里行间被赋予浓重的悲情色彩。 这种悲情色彩是情感上对乡村悲观的色彩,是生活在乡村和城市的人们从内到外体验了人生的那种悲情。 乡村还是农村的代名词,只要你告诉人们来自中国的哪个县城、哪个乡村,...
评分这是一本乡村散文集,透着浓浓的乡愁、忧伤和诗意的散文集。作者航月,原名杭月华,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出生于新疆哈密,后在南方成长和生活,这本书记录了她从乡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的个人成长经历。 作者文笔功力深厚,前半部分对自己和家人、村庄的描述中...
评分节假日的小伙伴每天早上要跟随父母下地,十岁以内的象征性的干活,春种时坐在红柳编制的磨上面当做配重被毛驴拖着把刚刚播种完的耕地磨平,十岁以上会有一些稍具技术性的活,比如牵驴、跟在母亲身后在田埂两边撒小麦种子等。 秋收时先要下草湖打草,父亲将青草用钐镰整齐的割下...
评分大千世界美丽多彩,每个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心里能装下的那些美好都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在走过千山万水后,总有那么一处地方,它静卧在灵魂深处,最美最真,让人牵挂不舍,成为生命旅程里最浓情的凝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对老家的思念与回望也越来越频繁起...
对于在深圳的哈密人来讲,你的文字都能或多或少勾起心底里对于家、乡亲父老、四季分明的草原及落日余晖......等等迫切的追忆! 春种、秋收,我孩童时期印象最最深刻的两个季节。
评分文字很美,读来有一种种淡淡的乡愁。
评分转发朋友的读后感:从北到南、从少年到白头、 从前世到今生,从草原到都市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作者写自己又好像在写我 作者在叙说一个故事 演绎一段运命传奇 作者是浑身长着触角的、 捕捉到生的方方面面, 作者是浑身长着触角的, 捕捉到灵魂最深处最细微的神经。 60年 两代人 不同的轨迹,深刻地演绎着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看似过不去的都过去了,看似在乎的终将放下。生命是一埸离奇怪诞的际遇,无法说清楚、也许冥冥中真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你走过前世今生…… 书只看了一半,先放一下…我需要调适一下情绪(想说很多、语无伦次…)
评分过于煽情了,受不了
评分好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