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长篇小说。
维克多·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一辉煌巨著,《悲惨世界(上下名家全译本)》讲述了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一块面包而被判重刑,十九年后出狱时,他心中充满了对这不公平社会的仇恨和强烈的报复心理。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爱心感化了他,从此他立志做好人行善事,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并同样用爱心去感化他人。仁爱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
纸质书籍永远无法替代的优势,可能就是拿在手上,会有一种实在的视觉或者触觉上的冲击。而像《悲惨世界》这样的名著,它的厚重势必会给人以震撼。当你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去走进这部著作时,就会发现这种厚不仅仅停留在外表——对世间苦难的揭示、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对历史时代...
评分冉阿让,男,1770年左右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姐姐的抚养长大成人。25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树枝修建工,“代行父职,协助支撑家庭,回报姐姐的养育之恩。”如果一切正常,他将想很多同伴一样,每日辛勤劳动,“挣得25苏”的收入,养活姐姐一家。这样的日...
评分初一那年冬天 看完的悲惨世界 随后找来能找到的雨果的书来看 但都不如悲惨世界这般动人 压抑在胸口说不出的悲恸 或许到今天我才能切身体会 可是十几年了 这本书的很多情节和描写我至今念念不忘 且唏嘘不已 你还记得马德兰市长在沙威面前钻到车底下企图把车顶起来的情节么...
评分個人感覺,李丹、方于先生的譯本雖然入選了人文社的所謂“名著名譯”,但其翻譯質量并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雖然我不怎麼懂法語,沒看過原著,但通過和其他譯本的對比和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 暫舉一例: 書的第五部(冉阿讓)第一卷(四堵牆中間...
评分把上次买的《新悲惨世界》的dvd翻出来看了看,乌玛·瑟曼在里面演芳汀,其他人不认识。就叫乌玛版吧。 看了很不高兴,瞎改。最重大的失误是结尾。让沙威在冉阿让面前自杀,然后冉阿让欣喜地走向自由。 最喜欢的还是原来的法德意版,有上译配音的那个,非常忠于原著(我觉得比原...
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月 更偏爱前半部分
评分三线展开非常精彩
评分两册太厚,还是分三册好
评分他活着,尽管命运离奇多磨难
评分世界悲惨,人心至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