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我不知道你至今看过最你最觉得伤感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如琼瑶阿姨一般的苦情戏,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不乱男女会为点滴琐碎歇斯底里的痛哭宣泄感伤;还是如某些网络文学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段段黑暗到令人发指的桥段;我不曾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相较之下,我更钟爱的是...
评分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
评分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
评分我不知道你至今看过最你最觉得伤感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如琼瑶阿姨一般的苦情戏,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不乱男女会为点滴琐碎歇斯底里的痛哭宣泄感伤;还是如某些网络文学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段段黑暗到令人发指的桥段;我不曾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相较之下,我更钟爱的是...
安妮日记这本书,给我的感触真的很深
评分猝不及防的戛然而止的结尾 安静得让人心痛
评分安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孩。她在13-15岁时候对于政治、人生、品德、学习、女性主义等等这些方面的认知,远比我二十几岁的认知要更成熟(看了别人的书评,大概是说“我22岁时候的想法也并没有比她更成熟”,这句话也适用于我)。 在看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安妮能幸存,就像她的目标一样,她会是个杰出的记者和作家。一个十几岁的女生能想到安逸的危害,愿意去努力学习、工作,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且在那种环境下也非常自律,她的未来真的可想而知的优秀。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比较和平的年代。这次的疫情有那么多人在一线付出,我付出的实在是不多,只能说在家那一阵,稍微能体会到安妮对外出的渴望了。 希望战争能再少一些,集中营这样有违人性的实验应该被永远禁止。
评分个人最喜欢的译本,是一位后屋少女成长记,也是犹太民族的苦难史。
评分前1/3三星,后面渐渐五星。安妮真是太聪明太有力量了,如果没有战争她一定会大有作为。我先看得是另一个版本,我看了一部分,内容全是很乐观向上的摘选的日记的片段。结果我不知怎么就换了这个版本看。真是鬼使神差,幸运的碰撞。强烈推荐这个版本,希望以后可以读到更好的版本。不过此版本封面略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