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本書係錢穆先生於一九四八年春季時所寫。當時錢先生任教於江蘇無锡江南大學,課務閑暇時,徜徉湖山勝處,盡拋書冊,惟求親近自然。一九五八年錢先生重閱舊稿,認為“與平日素所蓄藏,無大懸彆”。書中就“人文與自然”“精神與物質”“情與欲”“陰與陽”“無我與不朽”“鬼與神”等主題進行論述,並於中西文化進行比較。
編輯推薦:
1. 本書係錢穆先生最為親近自然信手拈來之作。
2. 錢穆先生寫此書時,正值“世局晦昧”之時,他對人生更多瞭幾分彆樣的思考,而本書所寫專題,正是對“把捉實際人生之內裏的癥結”的一種“批導或斡鏇”。
3. 本書篇幅不長,每個主題也十分簡短,但字字珠璣,深切實際。
作者写书时,由胃病新愈,体况不佳时,倘佯湖山胜处,有所感悟而作,本人近日患头疾,唯睡起未久可读书一二时,其余时刻头疼欲裂,坐卧不宁,虽不能写,但总算是有空,把这本湖上闲思录看完了。 钱穆此书,六十多年前,成于其代表作之一国史大纲完以后几年间,在抗日国难期间...
評分价值观说到底是群体的心力感受和诉求。共同的生活经历、背景、形态、环境造就了共同的心里感受,造就了人们的价值观。 人文科学讲价值观,因为人文就是研究这个人群的问题。自然科学要定量定性,人文科学要不要讲定量和定性?应该也是要讲的,可是可以讲的。
評分买了一套紫檀茶具,形制简单,木质倒还润泽。顺手捎带了一个紫砂小弥勒。 其实茶比酒更宜书,汉书下酒,痛快是痛快了,得有量。没量的话,看不了几页就“浮一大白”,一本书下来非成烂泥不可。反不如茶,能令人清醒。茉莉芬芳馥郁,宜读散文小品,满口清香;龙井...
評分近代以來,受西方之衝擊,國人每以為中國文化不足論,至有中國書完全不必讀等極端之論。至今日,雖似舉國昌言“國學”,然於內心深處卻並未予中國文化一端正位置。以儒家思想,或者更進一步以古典經學為以往歷史文化之陳跡,或僅於思想文化一層略有貢獻,而於今日所謂“現代社...
評分东方人(中国人),农耕细作的,全要仰仗老天爷。你可以斗山斗水,但是一阵风,一阵雨的就能让你的作物全部化为灰烬。所以,老天爷是斗不了的。故而,要讲天人合一,大家和和气气的,一切都好说。 西方人,虽然目前多是日耳曼蛮族的后裔,与古希腊人还真不是一回事。但是做买卖...
喜歡九洲的這個簡體版本,可讀可藏。大師的書讀一遍是不夠的。
评分文筆太漂亮,是骨子裏的儒雅。倒不太去注意其主題錶達瞭。錢穆是要給中國文化留一塊聖地,還要光耀韆古的,這裏頭有大悲痛。
评分還需再讀。
评分喜歡九洲的這個簡體版本,可讀可藏。大師的書讀一遍是不夠的。
评分淨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