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史 钱穆 中国文学 文学 历史 中国 好书,值得一读 我想读这本书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钱 穆(1895-1990)
国学大师、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
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宣传高调而使人恐,字大而疏有骗钱的嫌疑。钱穆缺乏才情,讲文学还是搞史的那套考据,加之错漏多多,矛盾连贯,见解偏颇,诚为烂书一本。
评分60年前的讲义,保留下来殊属不易,适合作入门读物。本书的特点是:从各朝代选取几个杰出作家及其若干代表作,某朝代又着重讲某文体,其他文体略而不谈,让人感觉文学史就是从一个高峰跳到另一个高峰。这似乎是以往学术史和思想史著作“被钦定的”写作通例。今天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此。钱穆有浓重的儒家情结,故推尊韩愈为唐代文学第一人。
评分一切意义和问题都在深圳商报记者的附记里了,包括为何厚古薄今、扬中抑西,这篇文字简直该作序言,告诉读者这部小书本质上不过六经注我。钱师所推崇的,不过魏晋以来以文言为载体的纯文学而已,真讲到古文又对其审美惜墨如金,倒是谈起苏轼八卦滔滔不绝,连苏小妹都扯出来了。看不起的太多,反而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了梁启超的文学观念和何为桐城妖孽、选学谬种,一本局限大于贡献的书。叶龙此举,主要还是满足自己的情怀,其中仍保留的诸多低级错讹,更像是当学生的治学不精暴露的。联想到自己15年初为了纪念刘浦江师也整理过他的《中国古代史》笔记,幸亏没有天真到将其付梓,否则更多的可能还是给人家抹黑吧
评分宣传高调而使人恐,字大而疏有骗钱的嫌疑。钱穆缺乏才情,讲文学还是搞史的那套考据,加之错漏多多,矛盾连贯,见解偏颇,诚为烂书一本。
评分宣传高调而使人恐,字大而疏有骗钱的嫌疑。钱穆缺乏才情,讲文学还是搞史的那套考据,加之错漏多多,矛盾连贯,见解偏颇,诚为烂书一本。
陈平原:非专业的文学研究 ——读钱穆讲述、叶龙整理《中国文学史》 【原文由陈平原先生发表于《东方早报》2016.6.12《上海书评》,对这本钱穆笔记版文学史的评价公允且详细,可说是目前最好的评价。文章也涉及到一些书外内容的臧否...
评分本以为这样的书名再加上钱穆的名头,有得好啃了,没想不到一周阅读完毕。这倒不是因我文学功力渐长,实则拜该书为随意笔记所赐。首先这不是钱穆本人作品,系其得意门生之一叶龙根据钱穆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课程笔记整理而得;其次钱先生因为是讲课而非进行学术性专著创作,故结构...
评分聆听大师的声音 ——钱穆《中国文学史》读后小记 钱穆先生是近现代中国学术界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一生著述80余部,1700万言,著作等身,一代鸿儒。每每阅读先生的著作,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宾四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位通儒”,其学问不为史学所限,经...
评分恰如前几年陈丹青整理的木心版中国文学史(《文学回忆录》,广西师大出版社)此书也是对钱穆先生课堂讲授的整理。不似教材和专著,大部头,一章章短述评,梳理了中国文学自尚书诗经滥觞至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恰如整理人所说,钱氏乃当代通儒,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对于个...
评分中国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