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一对旅美夫妇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这对夫妇用历史的厚重感,以一个经历过“文革”洗礼的普通中国人的视角、勤奋、用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可信的细节、严谨的治学和研究态度,为我们另外一些普通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民主发展历史的窗口。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讲述作者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六十年前,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想尽办法艰难地把孩子们的诗和画保存下来,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那么一个片刻停下来,去了解――人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经历。也让我们有哪怕是一小段的静默时间,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和今天的儿童们一样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被突然中断的童年。这些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再也没有能够长大。可是,这些诗和画的存在,给我们讲述了那个令我们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故事。
比自由更美丽。 借用朋友的豆瓣描述,用在这里,真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用最单纯的眼光看到的真善美,深陷囹圄却用彩色描绘出的世界,难道不比我们许多人滥用自由更美丽么?! ————————————————————————————— 林达的书 一本本越来越厚得像枕...
评分我们时常自以为处于失去希望的时刻,甚至于觉得绝望。但我想,没有人比在集中营中的孩子更觉得希望的珍贵所在。 全世界人都知道二战中的这场悲剧,但知道是一回事,理解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用满脸正义的侃侃而谈代替他们的伤口。 当我们有机会翻阅集中营的孩子们留下的作品...
评分(一)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故事说的是:在朝鲜战争中失散的两姐妹,各自在南北朝鲜生活的经历或命运。生活在北朝鲜的金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怀和爱护下,成长为优秀的空中飞人-一名人民的杂技艺术家,充满了幸福和美满。而作为对比,生...
评分比自由更美丽。 借用朋友的豆瓣描述,用在这里,真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用最单纯的眼光看到的真善美,深陷囹圄却用彩色描绘出的世界,难道不比我们许多人滥用自由更美丽么?! ————————————————————————————— 林达的书 一本本越来越厚得像枕...
评分1. 女友蔷薇今年的年度图书到了——她每年要在众多的出版物中为几位朋友选寄一本书。去年是我的《植物记》。今年的书是《像自由一样美丽》,副题“犹太人集中营遗存儿童画作”。 封面的一角是黑乎乎的集中营?封底是插在淡黄色花瓶里的四朵花儿:最大的是朵橙色的、...
历史是残酷的
评分再读一遍,历史真的很残酷
评分犹太人,二战中苦难深痛,在吃不饱穿不暖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恶劣环境下,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真善美,负重前行,真是伟大的民族!
评分在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残酷的。????
评分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构建之时遭遇民族灾难,有人告诉他们自己民族的自尊自强,点燃了民族内心信仰,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