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珠儿,台湾南投人,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系,曾任《中国时报》记者多年,热爱植物及食物,永远是自然和社会观察员。1996年移居香港,迷恋港粤方物,游走于市井民俗,喜欢行山,爱逛街市,常煲老火汤,并在自家耕园种菜,体察食物与风土关系。2015年夏 天告别香港,搬回台北定居。著有散文集《花丛腹语》《南方绛雪》《云吞城市》《红焖厨娘》《饕餮书》,《种地书》为其最新作品。
《种地书》是台湾著名作家蔡珠儿的最新散文集,由作者近年来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作者搬到香港离岛的新居,在屋外空地开荒种菜。以节气为序,写出了垦荒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她笔下,蔬菜瓜果都有了灵性。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见闻,如何采购当地食材,融入当地生活;写人生的际遇:结婚、遭窃、患病;写香港风物与市井生活。全书文字跳脱流丽,掌故俯拾皆是,呈现出一种混搭的风味。在她的笔下,田园生活与旧时人事、城市生活融为一体,令身处城市心在自然的我们无法不沉醉其中。
时至今日,“回归自然”对于现代人而言,早已不只是一句“标榜情志”的口号。随着各式各样的“生态农场”、“环保庄园”的开发,人们有条件在合适的时机回到自然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条件对应的需求,同样普遍而迫切。当“城市”越发拥挤而浮躁,“自然”即便不是人们下一站...
评分文/文小妖 “每当俯首方寸,耽迷枝丛,在莠草杂稗里,我却能出神抽身,土遁到另一个时空,那里长风浩瀚,天河沸腾,星粒碎裂乱溅,火山与冰川嗤嗤相撞,过去和现在扭绞成团,寂静亘古,自由无涯。”读到这一段,你能想象到这是在挥汗辛苦拔草时的景象吗...
评分看完种地书,脑海中盘旋着几个念头:平时吃的西兰花下过什么药?辣椒叶可以吃?割韭菜好形象????僵尸丹顿确定不是笔误???? 本来是写种地为主,但是也写了后来做菜逛菜市场(也是我喜欢的),读到各个国家的游记,对香港寸土寸金的担忧,湿漉漉的看起来全面失败的三十岁,最后觉...
评分文/夏丽柠 少年时读诗,读到采花,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里羡慕陶渊明的还乡生活,好惬意哦。读到种地,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由感叹农民劳作真辛苦啊,想想都觉得这样的日常生活无法承受。 可偏偏有个现代都市女子爱种地,不是雇工请人代为种地,...
评分虽已出版了6本与美食有关的散文集,可蔡珠儿并不认为自己是作家,她将自己定义成一个生活者,她说“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可能,就像做菜、种地一样。” 1997年,台湾人蔡珠儿在位于香港大屿岛上的自家菜园开启了她的耕种生涯,丈夫时常出差,她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打理园子,白天土...
本来以为就是田园生活,后来发现竟然还有香港、旅行、风物、吃食,都有趣都很,立刻又买了她另一本书。很久没看这种少年时代喜欢的文章,有点固执的矫情,却又充满江湖气的落落大方。时间无涯的荒野里,还是要靠心头最初的那棵桃树。
评分才出简体版。。
评分在我心间耕下清新明阔的田地。近来一旦低落看过便好,宛似药食奇效。文亦有恩。
评分看题目以为整本都是在说农耕 看完才发现只有part1在说晴耕雨读且以耕为主的生活 the wrost是part2 乏味的游记 说香港说人生都比较有意思 作者惯常写吃 难免流露出一往情深来 也是写食物的部分最动人 三星半
评分有几篇很精妙,桃子果酱。是可以学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