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克莱(1893-1971)
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
很早就听说这本传说级的推理名著,这本书和其他推理小说有着太多不同,这本书可以说是最纯粹的脑力战,书中没有连环杀人事件,只有一个命案,而且短短篇幅就能把这件过程一点都不复杂的命案介绍清楚。接下来的200多页完全就是6个推理犯罪爱好者的脑力战斗时间。QUEEN在《希腊棺...
评分 评分刚刚读完这本书,的确是将多重解答发挥到了极致的小说,单单就一个涉案人员不多的案子勾勒出6种解释,而且都能自圆其说,作者本人的功底确实深厚。当然,虽然作者的解答数在推理史上可能算是空前绝后,但是在解答质量我认为是不及希腊棺材的,希腊棺材我认为是多重解答里面最令...
评分因为吉版的《毒巧克力命案》封面小图看着怪吓人,所以在买到新版之后我还是很惊喜的。平装内外双封,外封书脊处看着非常圆润,很舒服。封面设计得也不错,金色的头像配封面黑底很切题,很像一盒包装完好的黑巧克力,实体效果比图片更棒。 然而这种惊喜在打开书的几分钟后就消...
评分整本书读得比较投入,随着书中人物讨论的日益深入,作者营造的气氛也渐入佳境。 ——别误会,我说的气氛不是横沟二阶堂那种惊悚,而是一种近似于数理化思维的逻辑推演。(作者也适时运用风趣的笔调) 把其他的理论(譬如警方的推论)剔除的话,六个人各自都有一套独具特色的说...
翻译一般般吧,有些地方会觉得不错,但也有些地方会觉得还可以有更好的翻法。作者还是有那个时代欧美小说的啰嗦灌水,前半部真的停下来了好多遍。铺垫得太长有可能会把你的读者赶跑哦。不过我还是五星,后面3个解答都很精彩,虽然作者肆意推翻人证有点不爽,不过人证也毕竟不是绝对的可靠。每个解答都是可以想到的可能,不会天马行空,但还是缺乏佐证。喜欢作者的开放封闭理论。还有一个切入点,一个证据,可以引出多种可能的导向...
评分不太能信服
评分逻辑没毛病,叙述方式絮絮叨叨、废话连篇,读着很闹心
评分这个翻译,实在是日了狗
评分哈哈 第一次读这种 看完也不知道凶手是谁 简直被作者耍的团团转 而且还耍了六次!就是语言有点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