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B.H.Liddell Hart),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隆美尔战时文件》《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整理隆美尔二战战时文档,讲述隆美尔在法国战场、非洲战场和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在法国负责防御作战的经历。罕见披露沙漠之狐的内心世界,揭示轴心国同盟还有希特勒的军队高层之间的运转内幕。
陕西师大的“德军观点” ⅠⅡⅢ系列都不错 德军观点Ⅰ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德军观点 Ⅱ 隆美尔战时文件:沙漠之狐作战理念的完美体现 德军观点 Ⅲ 失去的胜利: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 ...
评分做为作战时的高级将领,不但要有勇有谋,还要以身作则。他在战场上,只有他太太对他最了解。不间断地和太太保持沟通,体现出了,一个强大的男人背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无条件地支持他,鼓励他。不管是身体的战场还是真实的战场,他都能“坚持”。在对同一...
评分 评分北非说到底只是个次要战场,从中东去攻击苏联不太现实,这点可以去看曼斯泰因的回忆录里有分析。不过马耳他没有在战争初期占领对北非以后的局势发展是致命的。英军前期完全是可能被彻底击败的,前提就是解决补给问题,并且投入更多的兵力。但是解决了北非问题后,德军能得到什...
终于等到你再版!!!!!!!
评分隆美尔的战术水平毋庸置疑,对大格局的观点也相当有价值,而且人品很好。古德里安说隆美尔被盟军空军吓破了胆,在西线的预备队分散布置,并且数量太少,隆美尔讲述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全书都可以看出对古德里安的推崇。隆美尔关于法国——北非——中东——苏联的进攻战略,其他两位也多少有提及和赞同。古德里安的局限在于作为闪电战最有名的创始人,一直秉持集中不分散的原则,而且从东线回来以后再没有身处一线从而对防御战进行充分思考,但确实是一位富有激情和创新思维的职业军官。曼施泰因的战略思维自不必说,但这也决定了他凡事寻找自身优势地位的思考方式,三位中数他甩锅甩得最厉害。隆美尔从进攻到防御全部都经历过,尤其是对盟国非洲战术的论述很有前瞻性,可惜他是三位中唯一不得善终的,如果是作者本人战后写或许会更有意思。
评分看完以后,总体感觉有些失望。1.全书大量的篇幅都是隆美尔的埋怨,抱怨补给,抱怨别人的水平(他几乎没怎么夸过一个同级及以上的将领)搞得像个怨妇。2.从这本书上看,隆美尔是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他有军事战略眼光,但是缺乏从一个统帅的角度,看全局,看人事,看补给,看后勤,一个过于纯粹的军人不是好的军人。3.其缺乏领导大规模集团的经验。特别赞同一个网友说的,应该把他放在东线冲杀,不应该让他独掌一方。4.第22章写的非常好,让人动容。5.精华在第二十三章,如果把这些内容能分散在前面,整个书籍的可读性会增强很多!
评分标记为csg
评分大概是腦抽才借回來,明明並不是軍事迷。然後發現這本書主要是由隆美爾為了戰後出書收集的各種資料編寫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