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钟情于北疆瑰丽风光、自由风情的年轻作者,只身来到喀纳斯寻找创作灵感,意外结识了一帮同样自由不羁的朋友,他们中有职业野外摄影师,有哈萨克族年轻司机,有辞职游历的都市女白领,有即将出国留学的富二代,有做租马生意的当地少年。在小城布尔津建立“根据地”之后,他开始和朋友们一起像孩子般去探险,湖泊、森林、荒原、沙漠,这些神秘辽阔的边地景观,以其壮异美丽撼动人心,而旅途中妙趣横生的奇幻经历也让他天马行空文思泉涌,写下一个个或奇谲或浪漫或梦幻或哀婉的故事,异彩纷呈,关于爱,关于美,关于自由的梦想。聚散有时,但他会永远记得那年轻的时光,记得那远方的生活,记得那纯然的朋友,记得那片辽阔苍茫、充满爱恨情仇的土地,那片他生命中永远的圣地。
每个年轻人都要有一场属于自己的远方生活。 它也许是自然的、轻松的、有趣的、又或许是充实的。 书中的文字或许没有那么的华丽,没有很多很绚丽的场景, 所以会让人觉得那么真实,苏纯和大妈们跳广场舞、抢牛奶、照顾小动物。。。 Auld Lang Syne!
评分第一次认识李枫是《喀纳斯游记》,那时的我因为这本书喜欢上了新疆,当时的我还把大学选在新疆。时过境迁,当时的李枫再次前往新疆写出了《圣地》,而我却没有了当时的坚持。感慨的是,梦想需要一份执拗,他是合格的圆梦者,我却不是称职的梦想园丁。
评分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只要是美好的梦想,都会有人支持。你所爱的地方,“总是给你最多的、最美的,它也许不会给你想要的,却会给你属于你的。它总是在注视着你,总能分清善恶。”梦想在路上,你也就在路上。实现的那一天或许遥遥无期,但过程将是你永远美好的回忆。从初中就开始...
评分 评分看了李枫的《圣地》, 整个人就只剩下一个感觉,原来, 生活不仅只有现世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生命之中最初的圣地, 感受一段充满想象和情感的故事, 人生有这样一段旅程,那才算是没白活一趟。 除了喀纳斯绝色美景, 李枫的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我脑海中原本的想...
如果按照所谓“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这不是一份优秀的答卷,但如果按照一段对于生活的记录来看待却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选择一段贴合自己内心的生活,去体验那种理想化的自由,需要多大的勇气,也需要知己朋友的相伴。在小说创作中的李枫是孤独的,敏感的,脆弱的,而这本记录里的他是潇洒的,果敢的,自由的,随性的,究竟哪个是真实的他或许没有答案,只是只有他这样和自然共生,带有“灵性”的人才能写出《燃烧的男孩》和《召唤喀纳斯水怪》这样光怪陆离又充满个人细腻表达的作品,如同前者的主人公名称,“木灵江”。和他的外表给人的印象不同,书里的他大气又幽默,更值得敬佩而非同情,或许他一直秉持着流浪者的姿态,才得以孑然一身又保有充盈的灵魂吧。(其实我想说年轻又有钱有时间真幸福)
评分年轻时,你一定要多做一些事情,多去一些地方,照看下你的梦想。
评分#叁叁零肆|私書房# 读过《召唤喀纳斯水怪》《圣地》之后,期待你再写一本关于人文历史的游记。那些绝美的风景你已为我们描画,而那些住在北疆/喀纳斯的人,以及由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成了你没有为我们讲述的另一种期待。
评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朝圣之旅
评分当年携处女作《燃烧的男孩》惊艳亮相的李枫,从《贝类少年》的呆板重复、到《召唤喀纳斯水怪》的旧作新出,终于沦落成如今的泯然众人。自身经历的极度匮乏或者出于个人偏执的选择,他囿于童年宅院和喀纳斯湖这两个创作母版,且围绕它们各出版了两本作品,估计以后也很难再有新意了。文笔倒退,思考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