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

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向持,河南省宝丰县人,现任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发表有《解读中原》《中国打击铁路盗匪纪实》《酒煮中国》《酒歌》《酒桌要革命》等报告文学作品。

出版者:线装书局
作者:张向持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5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20178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大饥荒 
  • 信阳事件 
  • 饥荒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 
  • 近代史 
  • 现代傻逼学研究材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线装书局出版《圣殿》一书。

军旅作家张向持呕心沥血,历时十年,踏遍豫南的山山水水,寻访上百位当年的干部、群众,满怀一腔热血创作《圣殿》一书,首次全景观地披露了1959-1961史称“信阳事件”这场大饥荒里发生的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和事,反映艰难岁月中的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圣殿》所要展示的是:

大难临头之际,一个馒头似条命,却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饭”送给他人;

大难临头之际,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却有不少人甘愿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大难临头之际,千村万寨依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粮仓饥民不谋;

大难临头之际,许多共产党的干部冒着丢官甚至更大的风险,无私无畏地维护百姓利益;

大难临头之际,众多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视“生活特殊”为耻辱,家人饿死也属平常;

大难临头之际,朝不保夕的百姓却救活了共产党的干部;

大难临头之际,在死亡线上徘徊的百姓仍然希望不灭,铁心跟着共产党走;

大难临头之际,一个民族同舟共济的精神、顽强的生存意志、良好的风尚、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等等,感天动地。

展示历史悲剧:一场生命灾难,让人们看到政策、决策违背科学规律的惨重代价,让人们懂得尊重科学、崇尚民主的极端重要。

警示存亡之忧:一场生命灾难,让人们看到淡忘群众观念、忽视群众利益的悲惨后果,让人们彻悟“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永恒价值。

揭示天理人心:一场生命灾难,揭示“圣殿”与“根基”的存亡关系,警示执政的共产党人永远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59年冬至1960年春,在河南信阳地区,曾因大面积饥·荒,发生大批群众被饿死的惨剧,史称“信·阳事件”。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和一些80后、90后谈起饿殍遍地人相食的惨状,常会引来惊诧怀疑,以为“天方·夜谭”。在这遗忘渐趋频繁之际,新近读...  

评分

我居然光速看完了……说实话,有点后悔买了,师兄说,是没有看到你想要的吧……呵呵,也许吧,可能还有对历史的不甘和时代的无奈。 小的时候经常听到老人家说59年的可怕,说现在的我们多么幸福,还有说党造福社会的光芒…那时觉得一切都只是故事,就像姥姥叫我回去吃饭的路...

评分

1959年冬至1960年春,在河南信阳地区,曾因大面积饥·荒,发生大批群众被饿死的惨剧,史称“信·阳事件”。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和一些80后、90后谈起饿殍遍地人相食的惨状,常会引来惊诧怀疑,以为“天方·夜谭”。在这遗忘渐趋频繁之际,新近读...  

评分

1959年冬至1960年春,在河南信阳地区,曾因大面积饥·荒,发生大批群众被饿死的惨剧,史称“信·阳事件”。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和一些80后、90后谈起饿殍遍地人相食的惨状,常会引来惊诧怀疑,以为“天方·夜谭”。在这遗忘渐趋频繁之际,新近读...  

评分

全文发不上来,刊出是洁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8/12/nw.D110000zhdsb_20150812_3-10.htm?div=-1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将这段历史的起起伏伏分成了三段悲喜交加的过程,用一个个纪实性的故事串成一座"圣殿",里面里住着一群无可奈何的党员干部、一群不抛弃不放弃的可爱人民、一些让人唾弃的时代罪人…作者的圣殿的大地是红色的,没错,鲜血的颜色,圣殿的天空是灰色的嗯,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衬托,因为悲剧已成悲剧,而悲剧里的人们依然是大写的人…

评分

丧事当喜事办

评分

看豆瓣简介第一句话就知道,“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书中内容可想大概了。看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翻看一眼就过去了,这更像是一本给领导干部传阅的书,也不难理解豆友评价丧事当作喜事写,内容形式差不多的梁家河可比这个写的强多了。太做作,根本看不出天灾带给人的那种阴暗的氛围,但是当作写材料的素材倒是不错,各种排比句式,歌颂这那那这的都整挺好。不推荐。

评分

1、书名恶心 2、通篇没有关于信阳事件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饿死了多少人?打压了多少干部群众? 3、我理解这种敏感题材的尺度,所以打了2星。否则就是一星了。

评分

国内第一本关于大饥荒的著作,能出版,离不开作者解放军报社主编的特殊身份。但是,主要问题有二:第一,重复官方口径官方思维,得出的结论是走群众路线、党群关系密不可分,这等于没有反思,回避了历史问题;第二,比较有新意的是提供了一些事实细节,但是主观的渲染太多,报告文学的痕迹很重,弱化了历史事件的分量,不如根据当事人的口述做成口述史,让事实自己说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