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说唐诗

闻一多说唐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有骅,湖北浠水人。出身于典型的书香世家。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十年读书,广泛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典籍,醉心于中国古代诗歌。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0年开始诗歌创作。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早期诗作自编手抄为《真我集》。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系统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1923年9月诗集《红烛》出版,歌颂自然美、青春美,抒写理想。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写下了《诗的格律》等理论文章,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并努力实践,写出许多精美诗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一代诗风,影响巨大。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后汇集成《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抗战爆发后,闻一多随清华学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潜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1937年抗战开始,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46岁的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昆明警备司令部军官枪杀。其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闻一多 著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4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12139
丛书系列:大家诗苑
图书标签:
  • 唐诗 
  • 闻一多 
  • 古典文学 
  • 诗词 
  • 古典诗词 
  • 唐诗杂论 
  • 文学 
  • 诗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闻一多《唐诗杂论》,及其相关的诗论四篇,加上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唐诗专题课》的笔记,合在一起是目前体现闻一多唐诗研究成就最为完备的作品。

因为这个本子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唐诗杂论》,因此更名为《闻一多说唐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不仅包含了《唐诗杂论》的内容,还收录了闻一多诗论四篇和西南联大唐诗专题课。编的很用心,排版也好,看完对闻一多敬佩不已,而且他还是专业学美术的呢,用导读里郑临川的话来说:“他的分析议论既富于高度的热情和想象,又兼有敏锐的识力和智慧”,这就是我理想中的风格~经常看到后来的学者评《春江花月夜》就直接引用他的评论。一个人要是只会抒情~就会显得文弱,总觉得缺点什么,这种大学者都是学贯中西的~跨领域碰撞~高山仰止啊~哇!

评分

这个是大家小书系列的,读完貌似也没什么感觉,只记得虞世南被唐太宗过誉啦!

评分

《唐诗杂论》作为一本学术名著,近年重印大概有数十种,这本的编者的可以说最用心的。不仅收了《陈子昂》、《诗的唐朝》、《唐诗要略》等未完稿和相关诗论文章,还附了郑临川的笔记,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合在一起读,可以对闻氏对唐诗的认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律诗底研究》值得细读。

评分

这本收录比较全,有不少未完成的大纲,那时学人,精力可佩。

评分

被汪曾祺种草!看完发现自己对闻一多的印象仅停留在英勇就义与《死水》真是太肤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