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衛威,男,漢族,1962年2月7日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大橋鄉。中共黨員。1991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1994年11月晉升為教授。曾任河南大學中文係教授,研究生處副處長。現任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鬍適傳》、《文化心態人格——認識鬍適》、《茅盾傳》、《東北流亡文學史論》等。
本書從鬍適的故鄉起筆,細述一代學術大師鬍適的生命曆程,以自由主義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中的價值取嚮和睏境為中心綫索,以鬍適在國共兩大政黨政治夾擊下的選擇和作用為事實展示,通過文學化的敘事及思想史的理性分析,揭示鬍適個人與中國近現代史的復雜關係和悲劇性的個體體驗。敘述中融人較多史料與新近學術觀點,追求曆史事實感、思想震撼力與文學敘事性的統一。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
評分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
評分对于胡适,学者们在充分估计他思想与贡献之不足的同时,更注意到他对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贡献。先后出版的几部胡适传记,尤其是耿云志的胡适研究成果,基本上将胡适在现代中国的实际地位勾勒出来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胡适在开辟了一个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的...
評分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
評分前不久微博上流传着“你选择抛弃哪件?”的白日梦题项,在多件给出的“珍贵”物品中,被人抛弃最多的是“北大录取通知书”,不禁哑然,后自问,竟也是这个选项。但这仅是现今,若是在民国,那儿是年轻人的最强号召,不在学识,在氛围。政治也好、思想也好。 可能是...
細節紮實,全是史傢工夫。著者直言作傳原則為“功名與私情齊飛,文質共傳主一色”。鬍適一生高舉“自由主義”旗幟,卻終於“無地自由”。記錄下其身後一副挽聯:“孟真死於鬧,今公死於躁,行在縱多纔,何堪如此?共黨既罵之,國人又罵之,容身無片土,天乎痛哉!”晚年鬍適之與蔣介石貌閤神離的糾纏令作者直呼“所以我在民國曆史和文學史的研究中,時常感到我們生活在謊言和相互欺騙之中。”
评分好題目。傳記是文史糾纏最緊密的一種文體,瀋老師的傳記立場:功名與私情齊飛,文質共傳主一色。
评分導師代錶作。一部鬍適傳,百年新文化。
评分前麵可讀讀,後半部立場太偏
评分難以苟同,感覺一涉及到國共部分就失去客觀性,開始加入情緒化和描寫性的語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