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龙应台 教育 书信集 文化 书信 文学 随笔 散文随笔
发表于2024-11-05
亲爱的安德烈(插图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插图第2版)》——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 龙应台新版笔记 + 安德烈授权发表的照片 + 华人世界各地读者的感动来信。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亲爱的安德烈》与《孩子你慢慢来》、《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2007年9月20日,是母子通信专栏开了3年之后,龙应台这样说安德烈:“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生于台湾,与首版《野火集》同龄,8个月大后移居瑞士及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认为经济很“好玩”。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专栏开了3年之后,安德烈这样说妈妈:“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二刷了,很喜欢,但是但是新版的版式好方、居然那么宽
评分Go
评分书里有错字,不知道是写信人写错的还是没有校对到。原本我以为这本书里的书信会更加“家常”,但是却感觉更像是写给我们读者看的。
评分越看到后面觉得越有意思。名叫“小鱼”的读者的来信写得太精彩了。我想我果然还是年轻人,觉得安德烈写的会更有共鸣一下。
评分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或动或静都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读完了龙应台和他儿子的36封信,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撞击总能让我感触良多。就像中学时代读刘墉,那种被一位智慧的长者尊尊教导后而突然觉得应该要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感觉依旧存在。 我的父母都是传统的工厂职工,上山下乡,进国企,然后又随着国企改革一下子被甩到这个大大的社会漩...
评分最初看这两母子的通信是在南方周末龙应台的专栏上,那时候快上大学。我和安德烈只差一年,他们开始通信的时候安德烈高中快毕业吧。那时候看还是颇受“鼓舞”的。怎么说,龙应台的励志哲学相对于《读者》和刘墉还是来得高级一点。 --如果有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弹弓,站在高处,...
评分 评分龙应台与安德烈母子俩的通信持续了三年,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接下来的三天边沉淀边思考,然后断断续续写下这篇读后感。 三年的时间,不知道母子俩的通信一共有多少篇,还是就真的只有书中收录的那36篇?36封信,涉及36个主题,当然了,因为是一来一回的讨论...
亲爱的安德烈(插图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