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喜重
20世纪60年代日本“松竹新浪潮”运动中紧随大岛渚的一员干将。
曾独立制片拍摄《秋津温泉》《性欲加残杀》《戒严令》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他在作品中不断挑战性与政治的极限,总能以新的样式和不同的内涵引起人们的关注。
吉田喜重出生于1933年,与小津整整相差三十岁。作为一名后辈,吉田与小津保持着一种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虽然他们的谈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值得回味终身。带着一种彼此默契的调侃与真挚,他们坦白着执着背后如潮汐般反复升落的热情与绝望。
“电影导演不过是一个在桥下行乞、拉客的祭女罢了。”
“电影是剧情,不是事件。”
这是小津对吉田所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正是由于这两句话,
吉田燃起了对小津电影艺术的无限疑问。
也正是由于这两句话,
吉田找到了理解小津的独特路径。
想问小津的
就去问吉田吧
他比小津
还懂小津
我心目中的小津安二郎和吉田喜重笔下的简直如出一辙。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也许小津电影个性太强烈,而关于他本人生活的故事极少,所以小津显得很容易读懂。“成为导演之后,与其电影方面的履历之丰富相比,小津个人生活的履历却没有多少值得记...
评分 评分花两天时间翻完这本小册子,当然略过其中几小结,因为尚未看相关片目。 吉田喜重这本书于我最大的收获便是他能够掘取几个“小津式”的关键词进行不同侧面的延展与扩充。同时又能将小津电影中的核心表达片段式的呈现出来。 阐释小津需要慎重,因为大师之为大师有一定之规。但又...
评分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1903.12.12~1963.12.12),日本电影导演。开创了表现平民家庭生活的“庶民剧”影片类型,被认为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电影导演。生于东京。幼时喜欢绘画,肄业于早稻田大学。1923年进入松竹公司的蒲田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助手,1926年任副导演。1927年8月任古...
评分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非常火爆,节奏快、场面大、一气呵成,剧情清晰明朗,逻辑不自相矛盾,效果干脆直接,堪称好莱坞此类类型片的典范之作。这样的电影看的时候感觉非常爽利,看完几乎都不会再去想它。看这部电影时,我时常想起小津安二郎,他成熟期的电影几乎是这部电...
部分内容甚至不如唐纳德·里奇的舶来观点,不过整个阅读过程还是颇为有趣。
评分比起小津,吉田的电影更难理解吧.吉田谈小津,倒是能理解他自己电影的某个侧面.
评分3.4 整本書裡最對的一句話就是『世界的存在與我們的視角和判斷毫不相干。』最後一章講小津的遺作還挺感人的。但是.....這本書的內容簡介真的有一些誤導讀者誒...什麼他比小津還懂小津啊....
评分大致有这几个观点:1、悬浮的、暧昧的视线,物体影像的视线回望;2、日常人生无限重复中的细微变化;3、对无序世界的调侃正是小津对电影的理解;3、众“插曲”(若干独立情节)在蒙太奇下产生的反“戏剧性”;4、对身为家庭成员的无意识是家庭剧的游戏规则。秉持这几点观点和写作框架,吉田在论述无论哪部作品时,都极为卖力地完成命题作文,这些论断是否合理,看过他俩作品的观众一望即知,一颗星给吉田喜重竟能自圆其说的好本事,单看文本还有几分有趣。
评分三星半,过度阐释之间零星闪烁着一点创见~ 但物的视角这一论点着实触动了我。小津的反电影,反的就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有序的叙事/再现电影。这样,我们再去看小津的电影,会被他的空镜打动,而那些对白与叙事,反而成了某种陪衬/冗余/无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