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The Boston Globe,Barron's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 Management 三位合伙人之一。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为什么说大国崛起靠的是制度而非掠夺?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金融的逻辑1》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廓清阴谋迷雾。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新版更增加数十幅插图,见证金融发展的历程;增添一篇后记,解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错误二分法,观点犀利。
敬请关注“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即将出版)
《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即将出版)
《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即将出版)
《与女儿谈商业》(即将出版)
首先 中国流行屁股决定大脑、 其次 小了叫想法 大了叫阴谋 总会有的 所以 辩证的看 至于倾向性话语 就略了吧
评分一、驳论:被扭曲的金融面目 好几年前,一位名叫宋鸿兵的先生写过一本书,名叫《货币战争》,这本书后来奇迹般的风靡了全中国,并成为了盗版书贩的best selection,事实上直到今天,一些卖盗版书的也许是为了显示卖书的品味和档次,摊子上这本书依然可见。写这本书的人...
评分刚出这本书时,对此书甚为关切,当初书买不到,还以为被封,在当当第2次到书后,立即买了一本研读。 目前尚未读完,看了前面,感觉甚为失望,仔细看起来,好像和《货币战争1》区别也不是那么大,书的逻辑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某个观点而穷举。 以前读陈志武的文章,感觉此人甚为...
评分 评分对于金融这件事,我一直觉得他是有钱人的游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才能生钱。而且那些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投资产品,统统都是有钱人钱多得没出花捣腾出来的把戏,所谓创新,没有物欲的驱动,恐怕也难成其势吧。 没有金融,或者有现在这么如火如荼的金融时,我们的生活,虽...
把历史中社会里的经济体系介绍的很明澈,作为初级读物非常容易理解。还有提到了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谓针砭时弊。
评分可能自己没学过金融学,然后看这本的时候有一种被颠覆三观的冲击,然后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样。我想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金融学入门书,理论和普及的度都拿捏的非常好,在漫长的火车上读完了这本书。不过本书的观点在倒数第二章做了全面的总结,看这一章就好了。
评分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评分写得通俗易懂,对金融和金融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最核心的点即资源的跨时间和空间交换,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各章其实是用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因此有大量的重复,影响阅读体验。
评分把历史中社会里的经济体系介绍的很明澈,作为初级读物非常容易理解。还有提到了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谓针砭时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