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亦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书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题为谈话,集结了诸多与名家对谈的文章及记者访谈文章。
可能没有谁像阿城这样难冠以一个作家、画家之类的头衔,他是一个杂家。可能也没有谁像他这样即使被挤到主流文学艺术的最边缘但又影响如此深远和广泛,他是个异类。 他说自己喜欢吃肉,但是却又像是一个得道高僧不紧不慢地诉说着最朴素的道理。我们总是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
评分二十岁,读到阿城。不记得是谁介绍的,也不记得是怎么搞到的电子书,只记得有个晚上,同宿舍的在打魔兽,我在床上盘腿而坐,笔记本电脑打开,莹莹的白光照着,一字一句读《威尼斯日记》。 读几页,把眼睛闭上,躺下来,缓缓。书太好了,激动,激动可是没处说,所以躺下来缓缓...
评分趁着年轻,多花些时间去丰富和延展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尤为重要。有些事情,重要的是先记住,各种知识多了,会产生串联,一下子会通一大块。拿自己的老本行而言,建筑师如果只对专业内的知识感兴趣,那他只能说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建筑工程师。真正的建筑师的个人修为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可能没有谁像阿城这样难冠以一个作家、画家之类的头衔,他是一个杂家。可能也没有谁像他这样即使被挤到主流文学艺术的最边缘但又影响如此深远和广泛,他是个异类。 他说自己喜欢吃肉,但是却又像是一个得道高僧不紧不慢地诉说着最朴素的道理。我们总是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
评分涉猎面确实广,这个服。但不代表文章写得好看。阿城认为没有“腔”的是好文章,这个讲得对,但是他的文章全是“腔”——不光这本,整个“阿城文集”都是,读起来很难受。所谓‘腔’,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装逼”。另一个毛病,观点重复。《与查建英对谈》和《大家对我有误解》...
有些好看有些也泛泛
评分阿城的小说,八十年代是对于前三十年的爆发,所以两部小说集都很精彩,无论是《遍地风流》还是《三王》,都是精彩的作品,他用小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无疑是文学式的。在此之后的散文,无论日记还是访谈对话,都是很直白畅谈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看法,这时候他的语言不再是文学式的,不再讲求修辞和表达,而是一种立场的表态,文学变成了诉说的对象,这时候文章虽然更加直接,但是缺乏了文学式的表述,或许他自己更喜欢谈是文化随笔,但是这种随笔并不是一种让人满意的文章。当然,还是有人会因为立场喜欢他的文章,但是我个人角度要强调这些表达因为越来越接近于他的想法,所以重复的地方越来越多,相反修辞越来越少,他越来越懒于用修辞进行表达。还是认为,八十年代是他的巅峰,而之后就是不断的重复和衰败了。
评分脱腔未必是一种姿态,最多是一种立场,意思是老衲不跟你玩了。意识形态,CCAV,论八股这些等等,就是当今最为盛行乃至于横行的腔调。该书有几篇访谈很有意思。
评分没看完
评分阿城的小说,八十年代是对于前三十年的爆发,所以两部小说集都很精彩,无论是《遍地风流》还是《三王》,都是精彩的作品,他用小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无疑是文学式的。在此之后的散文,无论日记还是访谈对话,都是很直白畅谈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看法,这时候他的语言不再是文学式的,不再讲求修辞和表达,而是一种立场的表态,文学变成了诉说的对象,这时候文章虽然更加直接,但是缺乏了文学式的表述,或许他自己更喜欢谈是文化随笔,但是这种随笔并不是一种让人满意的文章。当然,还是有人会因为立场喜欢他的文章,但是我个人角度要强调这些表达因为越来越接近于他的想法,所以重复的地方越来越多,相反修辞越来越少,他越来越懒于用修辞进行表达。还是认为,八十年代是他的巅峰,而之后就是不断的重复和衰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