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本土,眼光嚮下,麵朝世界與未來,深研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的原創型思想傢
為蒼生起,奔走於大地,從實踐來,往實踐中去,篤行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實乾傢
獨立思考,錶裏如一,悲天憫人,執守良知,錚錚鐵骨,百年唯一見的知識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閤一的思想傢、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後歸儒,亦不廢佛;以中學學曆而執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村建設;發起民盟,為調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後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雲中國問題,即中國嚮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梁漱溟的成名作,現代新儒傢的開山巨著
*重印數十次,被譯成英、法、日等10幾種文字
*鬍適、賀麟、張東蓀熱烈討論,於反傳統潮流中獨樹一幟,尋民族自信、中國道路的經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被譽為“震古爍今之著作”(蔣百裏),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初版於1921年,後曾多次重版,並被譯為英、法、日等十多種文字,公認為東西文化論爭的經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傳統的時代潮流中,一反眾議,獨樹一幟,竭力提倡儒傢文化的真精神。本書將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和中國傳統思想相結閤,比較東西文化,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價值所在,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沒有孕育齣科學與民主的原因,以及以後我們的文化該嚮何處走等問題,提齣自己的思考,主張東方文化應該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學習有利於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盤西化。
概要 本书总的概要是:第一章先从中国实际生活出发,说明当时中国的西方化已经是从头到尾、从外到内的,抛出了本书的论题“东西方文化如何调和”;第二章与第三章阐明“东方化”“西方化”概念之所在,将西方化阐述为科学化和民主化,第四章详细论述西方、中国、印度哲学的比较...
評分去年国庆,读了梁老先生的《论佛儒道》,开首就感到这位老先生治学是谦虚而严谨的。 今年又在无意间翻出这本书来读,却一开头就吓了一跳,见他说多谢诸位师友的来信,却绝少能从这些来信中得益。看来梁老先生的狂不是浪得虚名,与那熊十力老先生倒真是一对相得的高人。 既然他...
中特課上布置的讀書作業,細細讀完,感觸挺多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意欲嚮後的文化”(東方文化),越想越覺得好恰當。比如中國的祖先崇拜。前段時間看一篇關於《曾國藩傢書》的評論,關於曾氏給弟弟的書信中常用他們祖父的例子來作為論據,這位書評作者用瞭“傢庭主義者”來形容曾氏,並錶示這種思維模式很特殊。倘若把曆史人物還原到曆史環境當中去,就能完全理解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瞭。
评分中特課上布置的讀書作業,細細讀完,感觸挺多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意欲嚮後的文化”(東方文化),越想越覺得好恰當。比如中國的祖先崇拜。前段時間看一篇關於《曾國藩傢書》的評論,關於曾氏給弟弟的書信中常用他們祖父的例子來作為論據,這位書評作者用瞭“傢庭主義者”來形容曾氏,並錶示這種思維模式很特殊。倘若把曆史人物還原到曆史環境當中去,就能完全理解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瞭。
评分扉頁“獨立思考,錶裏如一”。卻如此言,從梁先生學問、思想、人生看,皆是如此。先生自謂問題中人,其問題都來自對生活的思考。其思想來自對生活的觀察與不肯屈己就人的“執拗”。故思想有洞見、讀之往往能引發心靈上的共鳴與親切的啓發。再者,思考問題的方法及縝密亦讓人欽佩,應大加學習。
评分新儒傢的現代性啓示
评分忽忽餘未知生之為樂也,願能脫去而無因。安得長翮大翼如雲生我身,乘風振奮齣六閤,絕浮塵。死生哀樂而相棄,是非得失付閑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