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傢,原名張迺瑩,1911年端午節齣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傢庭,幼年喪母。1927年在哈爾濱就讀東省特彆區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接觸五四運動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錶瞭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並寫下瞭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錶瞭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蕭紅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
《生死場》創作於1934年,蕭紅成名作,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小說描寫瞭“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的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裏行間描摹著中國人於生的堅強與死的掙紮,被譽為是一個時代民族精神的經典文本。
昨晚看邮箱里企鹅的邮件,里面介绍了《狼图腾》的英文翻译者葛浩文。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这是夏志清的赞誉。葛浩文翻译了老舍、巴金、冯骥才、张洁、莫言、贾平凹、刘恒、王朔、阿来、苏童、毕飞宇等人的数十部作品。 文中有句话引...
評分电影黄金时代中,一位作家对萧军说,论文学才华,萧红要比你高,萧红完全是靠她的才华去写作,她写的东西是生动的,我们看她的作品,那些形象就像发生在眼前,我们能感同身受。你不一样,你是靠努力才达到这个高度。萧军默然。 这里我先走开话题,说说张爱玲的一个短篇,牛。 ...
評分这是一本女人的书,一个女人写一群女人。 故事的背景在东北,抗战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受中国传统封建道德礼仪影响的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 农民的生活贫苦无告,辛勤操劳,却依旧过着马牛一样处处受迫的生活。他们没日没夜的劳作,换来的是地主...
評分萧红写《生死场》时才23岁,但已经历了母亡、挚爱的祖父去世、抗婚求学、被软禁、出逃、流浪、与汪恩甲同居怀孕、被遗弃、官司败诉、被扣人质、向报社求救、与萧军相爱、产女送人、出版与萧军的合集《跋涉》、从哈尔滨到青岛——《生死场》的初稿,便创作于1934年在青岛期间。...
我就是喜歡這種天纔式的用詞!
评分Mark一個語言基本沒有被改動的版本。
评分讀完的感覺,就像在沙漠裏行走。
评分孩子說瞭孩子話。使人笑瞭。使人的心疼。
评分東北百姓生死場,顛沛離難苦中國。群像的零碎化集結,組成社會畫捲,顯功力。這個版本的插畫極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