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無坐標島嶼紀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 劉培芳
為殷宋瑋的書寫序, 對我來說確實是一項極大的考驗。當
初一口氣答應個彆為柯思仁、非心、鄧寶翠及他的四本書寫序的時候
,我就預知到這本《無座標島嶼紀事》的書序是最難寫的瞭。
在閱讀這厚厚一疊書稿的過程中,證實瞭我原有的心理障礙並不
是假想的,我得坦白承認,自己並沒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厚實的文藝
理論基礎來評論他的作品。幸好書序並不是書評,因此我非常樂意在
這裏和大傢分享我閱讀殷宋瑋作品的經驗和感覺。
曾經不隻一次聽人說殷宋瑋的文章晦澀難懂,這可能是因為他的
作品內容有許多抽象理念的詮釋和剖析,由於不是具象事例的陳述,
而是潛意識的浮現或意識的漫遊,所以感覺隱晦深奧。我想,殷宋瑋
的文章是必須靜下心來,心境必得異常澄澈清明的時候,纔可能讀得
懂和讀齣味道的。不僅如此,它還須要我們擁有一份耐心,一份願意
瞭解他、挖掘他文學內涵的興趣和誠意。也許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節奏
的確太倉促緊張瞭,以緻很少人有這份閑情逸趣,去閱讀考驗耐性的
作品。
這些作品,若是漫不經心的看會覺得像聽一個人喃喃自語、言不
及義;但若聚精會神的讀,便有許多共鳴感和樂趣。我自身就有這樣
的體驗,有時可能太疲倦,精神無法集中,讀得一籌莫展,我便略過
去,翻讀下一篇或更下一篇;再不就把文稿擱下,跑到樓下遊個泳,
“梳理”一下神經綫。當我迴過頭來,重讀剛纔跳躍過去的那些篇章
時,竟有極多驚喜的發現。一些深沉而獨到的思考方式令人擊節稱賞
,我慶幸自己沒有因為跳讀而錯過瞭許多精彩的部分。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屬於殷宋瑋意涵下的“好讀者”,卻頗能領會
他在《與颱北友人書》中所說“作品的完成及成就,另一大半還是得
靠讀者。好的讀者纔能夠看齣好的作者的良苦用心,甚至看得更遠、
更深……”這段話的意義。
生活中類同的感悟和體驗,往往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心靈感應及意
識互通的橋梁。因為有瞭這道橋梁,喃喃囈語於是有瞭深刻的含義,
看似虛無縹緲的冥思默想於是有瞭紮實而尖銳的指涉。這種閱讀體會
,在殷宋瑋的作品裏幾乎無處不有。
在《與颱北友人書》中,殷宋瑋引述木心的話說,“凡是令我傾
心的書,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還是它在理解我”,並認定他自
己是已被木心參透得“透體通明”瞭。
我想,有心情和有能耐的讀者如果細細咀嚼殷宋瑋的作品,當亦
有被他通體參透的愉悅感。
早在1988年,當我編早報《文藝城》“年輕族群”係列下的“殷
宋瑋專輯”時,殷宋瑋就曾在文中坦承“吃飯、睡覺以外,寫作成瞭
一種生活的方式和習慣,自然、必要,一如呼吸。”這些年來,他創
作不息,永不言倦地在作品中對自我意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寫
作於是成瞭自我意識的錶白。然而,這種錶白,並不是一己意念與情
思的發泄,恰恰相反地,它們有更廣泛的社會與人性意涵。經由深邃
地挖掘自我意識,他震撼到我們這些讀者的深層心理,其撼動及撞擊
的力度,有時重得令我感到錯愕。
殷宋瑋在《風景》這篇文章中,對自己的創作風格有極佳的剖白
,他總是“嘗試捕捉一些更為巨大並且接近生命本質的題旨。”他謙
稱“那些過於龐大的悲傷”往往使他不能自已而無法提筆, 還自承
一些可以讓好友寫來恬靜、溫馨和悠然自在的素材, 一旦流過他“
高度熾熱的渠道,便全然一一變形, 歸結於一種無可救藥的蒼茫。
”但我卻深覺得,殷宋瑋筆下呈現的截然迥異風景,正是他的精神資
産和獨特的思想境界所在。如果說“輯一”《無座標島嶼紀事》和“
輯二”《掙紮的姿態》是他私我的心靈獨白,那麼“輯三”《一種注
目》裏的文化評論以及“輯四”《閱讀告白》給讀者所帶來的巨大理
性審視和思考衝擊,則是他大我的社會關懷的最佳體現。
無論是影藝評論、文化藝術現象的指陳,或是閱讀名傢名作的心
得分享,在殷宋瑋的論述文字中, 我們除瞭認識許多精闢獨到的看
法外, 附帶的收獲便是增添瞭一些趨勢觀念的理解,這幾輯作品中
有許多一針見血的評述和觀察,例如“越戰已結束,我們實則卻淪為
另一種戰俘,一種在文化思想精神知識上被入侵被同化被掠奪主體本
位意識及特色的附庸。”還有,“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會城市,至少
就文化層麵來說, 新加坡顯然是不夠資格的。”以及“此地電影文
化的匱乏是因為我們確實沒有一個夠分量的觀眾群”等等,諸如此類
, 都是十分尖銳的。至於說“小眾文化的匱乏足以導緻一小撮人萌
生移居他國的念頭”,這種言論看似偏激,無疑卻是一種極度沮喪下
的情緒宣泄,無關於愛國不愛國的價值論爭。
殷宋瑋的作品中, 有相當多篇章大量引述他心儀的作傢如木心
、羅智成和米蘭·昆德拉的話語,但可喜的是,那些引述都是睿智者
閃爍著智慧光華的精彩語言。而殷宋瑋並不是長篇纍牘地抄錄,更多
的情況是短短一段文句,即言簡意賅地給讀者帶來極大的啓悟。事實
上,他也並非直截瞭當光作引述,而是進一步申論,加入更多自己的
感悟和思索,這是一種思想上的再創造,經由這樣的再創造,整體文
思顯得那麼一氣嗬成。尤其當讀到“輯六”《風,見機行事》中他談
及昆德拉和哈韋爾所選擇的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時,文中的引述雖然
沒有直接指涉任何讀者所身處的特定社會環境,卻讓人讀著時心領神
會般自然産生一種條件反射。聯想力是個人自己擁有的,聰慧的讀者
自能有所領悟,這也正是為什麼我說, 耐心的讀者必能從閱讀殷宋
瑋的作品中尋獲至大的情趣的原因。
我特彆喜歡“輯五”中《時空之間的眾聲喧嘩》,這篇文化評論
對於知識分子應如何自我定位, 進行瞭一場深刻的反思。他認為,
一個知識分子最大的忌諱便是被體製收編或被“禦用”,並堅信知識
分子“必須處在邊緣的位置上, 纔可能保有一種旁觀者的清醒。而
他所述說的言語應該是逆耳的,真實永遠是令人不舒服的。也許,真
正的知識分子應該都是異議分子。異議並不意味組織反對黨,而是不
允許權勢繼續欺瞞人民或製造‘必要的幻象’。”印象中, 在本地
, 關於知識分子議題的論述, 我還未曾接觸過像這樣精闢獨到的見
解。
在驚嘆之餘, 我也試圖探索何以殷宋瑋這個人的思維模式與本
地社會的慣性思考方式如此迥異, 甚至如此格格不入?難道真的有
如他自己引述羅智成所說的那樣,“……不得不嚮你陳述內心永遠的
不閤時宜。努力生活,但不盡傾心。”
四年的留颱生活似乎給殷宋瑋種下瞭永難泯沒的“鄉愁”。我深
知這種“鄉愁”意味不是指血緣的, 或地緣的, 甚至也無關乎國民
情操的, 而是一種關於精神上的、文化上的, 乃至心靈上的惘然與
失落。我能理解殷宋瑋這份情懷,更能體會他僅僅為瞭一種簡單的感
覺,為瞭一縷鼕夜的幽思而願意遺棄這裏許多東西的心情,但我更關
心的倒是,為何我們自己本土沒有足夠的精神資源和文化魅力,足以
讓曾在異地快樂成長的人排遣他們迴歸後的愁緒呢?這無疑是一個值
得我們深入探索的問題。
“輯一”《無座標島嶼紀事》下的係列小品, 可說是殷宋瑋自
颱灣學成歸來初期的最佳心情寫照。那組文章發錶於1990年3月至10
月間的《文藝城》,正是我當年負責這園地編務工作的末期,所以個
人對這組文章特彆感到親切,7年後的今天讀來, 依然是殷宋瑋獨特
文學風貌的展現。其中有一句話特彆令人側目——“M無法瞭解為何
我選擇悲觀以及痛苦為生命的基調和依歸。”(見《錯誤》)。
但悲哀與痛苦的生命基調,與其說是一己的選擇,不如說是因為
人生際遇與處境而促成的。在殷宋瑋作品的自我意識剖白中, 的確
令人感受到那一股沉鬱的自苦情味。如果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又如
果說寫作已成瞭殷宋瑋的呼吸,那麼他豈不是長年掙紮於自苦與鬱悶
的睏境中嗎?我實不敢往這節骨眼兒想下去,但我願意說的是, 殷
宋瑋勇於通過寫作深入探討許多重大的文化與社會課題,既豐富瞭他
自己的生命內涵,也拓寬瞭我們的文化視野和批判性的思維空間。
他自苦,他鬱悶,是因為在我們這個失缺瞭精神座標的島嶼上,
客觀現實總是無可逃遁地令人感覺無力,沮喪,迷惘,倉皇失措,以
緻形容枯槁,甚至窒息。急功近利的人充斥四周,人們樂於逃避思考
的煎熬,依附於既有體製下,而忘卻瞭內省與自覺的必要。(此段遣
詞造句靈感,取自殷宋瑋文章。)
盡管精神迷惘,盡管悲哀和失落,卻不錶示殷宋瑋的心已冷卻。
從他一些作品中所作的對當代趨勢的觀察,文化課題的反思以及社會
心理行為的分析,看得齣他對社會仍抱著深度的關懷。假如不是對現
實仍存有一顆溫熱的心,假如不是與社會脈搏同跳動,他不可能那樣
宏觀細察,而且探討的議題那麼多樣化,分析與思考的領域又那麼廣
泛。例如從廣告看成長心理,看兩性角色與社會定位以及廣告的呈現
方式在文化上的含義等等,都是最好的說明。
“輯五”《誤解的樂趣》中有兩篇文章,即《後現代情境中的“
不管意識”》及《鬍為乎泥中?》是殷宋瑋對迮茗兩篇作品《黃塵風
起移人跡》及《文林筆路多逶迤》的迴應,這是一場頗激烈的文學筆
戰,涉及許多相當深奧難懂的文藝理論及思潮論爭。由於迮茗的兩篇
文章未收錄(也不可能收錄)在這本集子裏,我無意參與這項討論,
唯一可說的就是,對一些本地文學新風尚錶示關懷,並因關懷、探討
而激起辯論的火花,這本身就是一個好現象,隻要就事論事,不淪為
意氣之爭,那是絕對值得鼓勵和贊賞的。
殷宋瑋在《意義》一文中說他“身心各係一方”,當我準備動筆
寫序前,打電話告訴殷宋瑋我好不容易終於快完成這項閱讀“大工程
”以及我的觀感時,他說他雖是身在此地,神思卻往往維係在他閱讀
的外地作品中,並以這些作品所展現的睿智和境界作為他理想追求的
目標。他認為“我們的社會基本上是相當反智的,太多人急於行動,
太少人願意把問題想得比較透徹。”我實在再贊同不過瞭,這無疑是
對我們的社會現實最擊中要害的批評,一記當頭棒喝,同時也是一種
心痛的告白!
或許,我隻能努力期盼這種民智不開和反智的社會情況將來會有
好轉,更希望殷宋瑋這顆有識見、愛沉思和永遠溫熱的文學心靈終歸
能根係本土,重新在這個寄望“有座標”的島嶼上,尋找到一個愉快
自在的定位。
殷宋瑋毫不逃避思考的煎熬,我為這種自甘受苦的勇氣及挖掘智
慧的執著而喝采!
文章齣處:
proxy1.zju88.net:88/agent/thread.do?id=Book-34270f00-d218ab2183e39dbcf438e8eccd5c679d&page=0&bd=Book&bp=154&m=2
殷宋瑋,本名林鬆輝,一九六五年生於新加坡。颱大中文係畢業,英國劍橋大學漢學係碩士、博士。齣版有文集《晚風莫笑》(華初文叢,1985)、《名可名》(1989年颱北自印版,1994年華初文叢版)、《無座標島嶼紀事》(草根書室,1997)、《威治菲爾德書簡》(青年書局,2004)。現旅居英國。
高中時有迴高燒讀百年孤獨 這迴高燒重讀無坐標島嶼紀事 很多新感悟 (其一 我要好好學中文 其二 當年讀的時候真是自以為是 膽敢自比作者)偶然發現書的設計也是作者本人 是不是正如木心?
評分感覺就是在讀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心境 二十多歲 待在被遺忘的城市角落 怎麼說呢 朋友說,人年輕的時候都不太高興 不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 昨晚也聽瞭張曆君老師的課 更加迷茫瞭
評分24-32歲 這迴藉來認認真真一篇篇讀完瞭 評論寫得比散文好 很真誠的八年成長軌跡 不知道今後有沒有機會能收藏一本 說齣來可能沒人相信 但是真的他和我(我和他)太像瞭
評分24-32歲 這迴藉來認認真真一篇篇讀完瞭 評論寫得比散文好 很真誠的八年成長軌跡 不知道今後有沒有機會能收藏一本 說齣來可能沒人相信 但是真的他和我(我和他)太像瞭
評分24-32歲 這迴藉來認認真真一篇篇讀完瞭 評論寫得比散文好 很真誠的八年成長軌跡 不知道今後有沒有機會能收藏一本 說齣來可能沒人相信 但是真的他和我(我和他)太像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無坐標島嶼紀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