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埃勒里·奎因 推理 美国 推理小说 国名系列 欧美推理 午夜文库 小说
发表于2025-04-14
罗马帽子之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的戏剧《枪战》。酗酒成性的蒙特•菲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落幕前死于非命。
案发现场找不到死者的礼帽,埃勒里•奎因和父亲老奎因警官相信这一定是重要线索。同时,在调查菲尔德臭名昭著的律师事业时,许多阴暗的往事也浮出水面……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奈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成就了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这是我看的第七本奎因,也是奎因的处女作。在第一本书中,两兄弟就已经表现出了很明显的逻辑分析风格。但是和之后的几部众口皆碑的作品不同的是,在第一部作品中,奎因还是多放了很多的烟雾弹。旁枝杂叶过多,也影响了这部作品的水准。想想之后奎因还因为这种原因诟病阿加莎克里斯蒂,真是正人易,正己难啊。
评分对白妙趣横生,推理丝丝入扣。犯人是那种一时可能想不到、但点破后顿觉李菊福的角色,不枉这一番「挑战读者」。EQ、RQ在这部出道作中都可爱极了,可惜要靠捏造证据才能结案。也算是由此奠定了逻辑流的基调。不过在EQ笔下,家访却也并不乏味。戏剧演出素来是个好题材,若是有采访考察的经验,可以写得更深入、更有趣呢。
评分几个案件关系人的故事曲折都编得很好(走访、说谎什么的这几段);从处女作就能看出奎因兄弟写作推理的天分(这是个什么道理?);同时我也有个启发,全文都站在警察角度讲的话,推理之外的内容很难经营好,这一点从杀人动机试图社会派可以看出端倪;说实话挺讨厌这种纯靠时间和目击证词来进行的推理,而且最后说清真相时多半用的也不是逻辑。前期对凶手身份的误导不错,不过我认为那也只是欲盖弥彰。这只是个处女作,评价可能有些尖酸了?我觉得不,因为作者是奎因。(嗯)
评分我宁愿这本书是托奎因的名写的
评分这个凶手运气有点好——除了撞上埃勒里。以为只有阿婆喜欢捏造证据,原来大家都一样。作为处女作,关于帽子的逻辑推理其实并不惊艳,甚至颇容易想到,也因此锁定凶手范围,揭露时并不感到意外,动机除了让人唏嘘当时的种族歧视之严重外毫无存在感,即使有伏线也被淹没在中间冗长、枯燥的侦查过程中。
感觉每个字都看懂了,就是不知道连成一句啥意思。 感觉每句话都懂了,就是不知道连成一段要表达啥。 这中文看的和英文的感觉差不多啊。 是我语文的问题么? 总之读的火大。 有修行版么?求修订版。 多少字多少字???? 多少字多少字????多少字多少字???? 多少字多少...
评分当看多了日系推理,突然想回头翻翻古典本格的作品。第一本就选择了这本《罗马帽子之谜》。 以前虽然很多次尝试下来读古典本格的作品,但真正细细完整读下来的真不多。说到底我还不是真正的推理谜吧。 这本书拉的战线比较长,前后居然花了10天的时间。看到最后凶手时候,我竟然...
评分“纯粹的推理包含着当你穷尽了每个可能性,但有一个在一个给定的等式中,一个不管多么不可能,不管多么荒唐的可能性,它可能看起来未被证实,肯定是正确的那个”像这本书里我唯一记住的这段话一样,这是一部充满逻辑,像解数学题一样的推理小说,没有get到导言里所说的文学性,...
评分赶在今年双十一把新星出版社的再版的“国名系列”收入囊中。算上之前零零碎碎买的“国名系列”的各个版本的散本,差不多快三十本了。作为一个看了十年推理的老鸟,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下,能够保持对一个作家如此持久强烈的喜爱,真是一件奇事。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让我去推荐...
评分当看多了日系推理,突然想回头翻翻古典本格的作品。第一本就选择了这本《罗马帽子之谜》。 以前虽然很多次尝试下来读古典本格的作品,但真正细细完整读下来的真不多。说到底我还不是真正的推理谜吧。 这本书拉的战线比较长,前后居然花了10天的时间。看到最后凶手时候,我竟然...
罗马帽子之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