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紐埃爾·勒巴熱 歐洲一流的漫畫傢,1966年9月29日齣生在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區的聖布裏厄。16 歲時,他公開發錶瞭第一幅畫作並就此展開瞭漫畫創作生涯。1994年艾瑪紐埃爾創作瞭以史實為基礎的《無惡之地》,勇奪瑞士謝爾漫畫節大奬、連環畫齣版人奬、普公奬等,六年後,艾瑪拿到瞭2000年安古蘭阿爾法藝術最佳漫畫大奬。2004年,《革命之路》問世,艾瑪紐埃爾憑此書獲得該年度法國索列斯維爾漫畫節最佳畫冊奬、尚貝利漫畫節最佳畫冊金像奬及捨維爾尼最佳曆史連環畫頭奬等重要奬項。
1989年,19歲的艾瑪紐埃爾在電視上目睹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2007年,已是知名漫畫傢的艾瑪紐埃爾親身前往切爾諾貝利,參加瞭為期兩周的駐地創作,他剋服瞭嚴重的手疾,描繪瞭那片土地上真實的景象,記錄瞭生活在“隔離區”的形形色色人們的人生故事。
一本最真實也最讓人意外的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實錄。
本書簡體中文版將全球獨傢收錄艾瑪紐埃爾2012年探訪福島隔離區之後創作的《福島核記》。
"不,我來這裏並不想觸碰死亡。在我看來,真正讓我恐懼、迷惑我雙眼的……是未知,是神秘。讓我驚訝的,是生活本身。"
----艾瑪紐埃爾·勒巴熱
“美無非是可怕之物的開端,我們尚且承受,我們如此欣賞它,
因為它泰然自若,不屑於銷毀我們。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賴內·馬利亞·裏爾剋
和《这个夏天》创作手法一般,记录了很多生活片段,很生活化。 印象深刻的是,新人来了,在切尔诺贝利踢足球,开始思考,我到底在干嘛,跑来这里踢足球?? 突然想起,一年前,每天坐40分钟的公车去上班。下车的那一刻,我总会想,每天我到底来这里干嘛? 难道我们跑到一个绝境...
評分 評分 評分核技术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恐怖的发明,它让我们记住了三个地名:广岛、长崎和切尔诺贝利(到21世纪又增加了一个福岛)。相对于前两个因为政治和军事原因引起的核灾难,人们对于切尔诺贝利的反思和缅怀,就显得纯粹而深沉得多。 法国是欧洲利用核能最多的国家,全国的电力超...
評分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于教育的投入更是不惜成本。出版商看准市场抓住机遇,不断地出版有关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各类漫画。青少年是这类漫画的消费主力军,比起厚厚码满文字的专业书籍,漫画最大的功能是,把复杂的故事用图片的形式简单具象化的表达明白...
上周看瞭以動畫為形式的戰爭紀錄片《和巴什維爾跳華爾茲》,這周又看瞭這部以漫畫為形式的災難事故記錄隨筆,感嘆這兩種藝術在西方的開闊。除瞭切爾諾貝利之行,還附上瞭作者前往日本福島記錄,兩件事故相隔纔20幾年,如果過去不重演,人似乎是學不到什麼的。
评分畫麵沒話說,但文字故事看得有點不明所以,沒有另外一本《革命之路》好看。
评分歡迎來中國寫生
评分值得膜拜翻看多遍的歐美漫畫佳作~無論是藝術性還是思想性都極為深刻與震撼~強推~
评分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