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皮戈特(Pierre Pigot),法国艺术史学家,评论家。2007年,他作为主要创立成员之一,与法国著名作家与翻译家Claro 一同创立了“Fric-Frac”俱乐部。他曾发表过多篇评论法国与美国现代文学、漫画、电影与电视节目的文章。目前,正在筹备两本关于漫画与政治、与美学关联的新作品。
打破迪士尼的童话乌托邦,颠覆经典卡通人物天真、无邪形象!
《谋杀米老鼠——迪士尼文化背后》是一本以迪士尼经典动漫形象为批判对象的文化批评集。它就迪斯尼的三个经典形象——米老鼠、唐老鸭及其叔叔皮克苏——进行了深入解析,透过这些儿童眼中天真无邪的动画人物看出文化产品背后的政治、经济、美学之间的较力。
全书第一部分,“谋杀米老鼠”,全篇梳理了米老鼠从诞生之初发展到现在的的轨迹,阐释了肩负艺术和技术创新梦想的米奇形象,如何遭遇资本参与的冷酷精神谋杀,成为广告气球上僵硬守旧的中产阶级的面孔。第二部分,“在动画面的禁地里”,透过对现在被禁播的动画片的精妙的分析,如《元首的面孔》、《新精神》、《三骑士》等,阐释了其背后所隐含的的意识形态、时代精神和政治宣传企图,是动画片与大众文化,动画美学和电影工业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场相遇。第三部分,“皮克苏的世界”,呈现了唐老鸭的叔叔皮克苏的冒险故事所具有的文化含义,相比米奇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安分守己的精神,1947年诞生的皮克苏是一位从欧洲来到新大陆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这更像19世纪美国梦的翻版,这种追逐财富的故事在80年代里根总统的“金钱时代”里重新流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同样是为了写稿读的。商业与美学的较力写的很清楚了!但翻译真的差到,每句话我都要反复理解个三四遍才知道想表达什么(也有可能是原作的写作方式吧 但真的不是很易读
评分呵呵,以前还真没想过米老鼠唐老鸭竟然有这么深的“内涵”,折射了政治经济等当时的社会背景,卡尔巴克斯、当罗萨、皮克苏保险箱里储存的不是金币而是一个个过去的记忆。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看过一部米老师的动画片竟然会知道他,迪斯尼的宣传推广不容小觑!很应景的一本书,祝大卖!
评分今日的种种可呈现于媒介上的叙事又何尝不是一次次谋杀后得来的单一、机械、麻木,理想、热情、梦想都匍匐在商业利益的脚下,和印在广告牌上的米奇笑容无异。
评分翻译和字体劝退
评分动画人物往往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天真无邪,他们一经创造就被冠以某种形象,而这种形象特征往往折射了某种现实问题,尤其是战争年代,放映的电影常常寄托了人们某种精神和信念。这本书带我们在迪士尼创造与兴盛的历史背景下一探那些我们从小看的动画片背后深层的寓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