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 著
當代最重要的昆蟲學傢、生物學傢與作傢,曾任哈佛大學有機與演化生物學係教授,以生態學、社會生物學和蟻類研究而享譽全球。
威爾森前瞻性的研究曾經引發20世紀末一場重大的科學爭論。他從社會生物學的角度齣發,主張動物(包括人)的思考和活動方式深受生理條件製約,可以用演化論分析其行為,許多批評者認為這個學說很可能被種族歧視者利用。但隨著近年來神經科學與遺傳學的發展,社會生物學已然受到肯定,成為一門重要學派。
威爾森從螞蟻研究齣發,擴及整個地球生態圈,對於推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有著卓越貢獻。在他提議策畫下,建立起收納全球物種資料的線上生物百科全書,任何人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連上網路,就可以進入 eol.org 網頁查詢。
兩屆普立茲獎得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美國當代重要生物學傢,《社會生物學:新綜閤理論》作者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2013年最新暢銷書
將六十年學思歷程化為二十篇給所有年輕人的書信
讓讀者全麵而深入地瞭解科學之路的挑戰與樂趣。
無論是有誌於投身科學領域的年輕學子,或者剛剛踏上這條崎嶇道路的新生代研究者,譽滿全球的生物學傢威爾森將會告訴你,如何在這條路上走得順利,走得長久,走得快樂。
這二十封信完整呈現瞭威爾森對於科學之道的洞見哲思,他將童年時代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自省經驗融入信中,與讀者分享年輕科學傢麵對學術聖杯時的喜悅激動,同時揭示瞭走嚮聖杯之前應該跨越的障礙──最大的考驗是你融會貫通的能力。
威爾森在頂尖學府任教六十年,見過數以韆計的年輕科學傢,深厚的教學經驗讓他獲得結論:
•天分和數學技巧並非卓越科學傢的必要條件,懷抱著探索未知事物的熱情纔是一切的基石。
•不要畏懼更換跑道,熱情之所在,纔是機會之所在。
讀完這本書,不妨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每天都在忙什麼?對這些日常事務究竟還有多少熱情?這是偉大學者給每一個人的二十封信。
好在这一本书以信的方式展现,不必强求将二十封信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那我便结合个人经验,逐一谈点个人看法。 第一编选择道路 第一封信 先有热情,再谈训练 我之所以告诉你这段经历,并不是建议你采取我这种怪异的行径(虽然在适当的情况下,这可能也是一种优势)。我并不认为自...
評分参加过鉴书团几次活动,第一次被pick,感到很惊喜,也很抱歉书评晚了一些。 年少时短暂有过想要在学术路上走下去的想法,后来大抵还是静不下心,容易被美丽新世界诱惑与影响,于是选择做了一个没什么远大理想的社会人。好在家里仍有个在实验路上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于是看这...
評分作为高校从业者,读完这本《给年轻科学家的信》,在很多地方深有同感,但更多的是大受启发。 本书的作者是Edward O.Wilson(爱德华.威尔逊),他于1929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伯翰,1949年毕业于亚拉巴马大学,1955年获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1969年当...
評分 評分书名《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不仅仅是年轻科学家,每一位年轻人,都值得一读,越早越好。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快速建立起对与“科学家”这个身份的认知。 可能你这辈子与“科学家”这个身份无缘,但是对于科学的尊重,对于科学家的尊重,依旧是需要的。作者是一位生物学家,会有很...
"寫給青年生物學傢的信"為題會閤適得多。無論是老頭的人生經曆、學術道路,還是文中舉齣的種種例子,都讓我感到十分親切。我之前在做分類學,研究生準備去念生物地理學方嚮,該書不少內容對我睏惑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的解答。雖然有些建議不一定在未來的科學界仍然適用,有些道理也不一定正確,總的來說還是十分喜愛這本書。
评分1⃣️做科研如果想走的深遠,一定要有興趣,如果沒有,就培養,先有熱情再訓練技能 2⃣️不要認為數學好是做科研的首要條件,不要認為很多人做的領域就無路可走 3⃣️要有紮實的知識積纍,這樣纔能發現問題 4⃣️科研成果歸功於應得的人,引用他人成果要標明 5⃣️科研也像商戰,有閤作有嫉妒有競爭,無懼流言蜚語 6⃣️數據保證真實性,重現性,不要怕彆人指齣問題,但絕對不能做假 7⃣️不要氣餒,堅持下去,有野心有原創精神,努力而專注
评分讀完以後信心倍增,我的青年科學傢之路,是不是從今天起就開始瞭?[手動滑稽]
评分紙張摸上去非常舒服。在圖書館難得一見。
评分紙張摸上去非常舒服。在圖書館難得一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