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编者英国戏剧、传记学者,奥威尔研究专家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作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这位左倾激进、终其一生憎恶与鞭笞上层阶级的左翼文人,在日记中忠实记录了如下场景:与伦敦的流浪汉们一同乞讨、一同流浪、一同采摘啤酒花、一同住进收容所;深入矿井深处,像矿工一样从头到脚沾满煤灰;在远离城市的海岛上像纯粹的农民渔民一样播种收割、狩猎捕捞。这些日记可谓对其理想所做的最好诠释:平等、博爱,关心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反对顽固的保守派,坚定地反法西斯,讴歌劳动者、热爱劳动……
本书由英国戏剧、传记学者,奥威尔研究专家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选编,辅以详尽的编者注释,并配有20幅奥威尔亲笔绘就的示意图。所选日记从1931年8月至1949年9月,充满了引人入胜又令人唏嘘的细节描写,拳拳之忱、赤子之心纤毫毕现,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学甚至文化价值,极富阅读性、研究性与收藏性。
文/严杰夫 在许多人看来,奥威尔的一生足以被称为“悲剧”。在家庭背景上,他出生于一个“没有钱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事业上,奥威尔的写作生涯并不顺利,直到晚年,他的作品才获得真正的认可,而无论是在缅甸的五年公务员生涯,还是二战时在BBC短暂的播音岁月,也都很难称得...
评分 评分记得第一次读《1984》和《动物农庄》的时候,我就兴冲冲跑去搜乔治·奥威尔的资料,想看看他是什么时候被枪毙的。 当时我想的是,如果没有在苏联生活的经历或者没有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中国,只凭想象,断然写不出如此一针见血的小说。而一旦有这种生活经历,写出这种对“赵家...
奥威尔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人在社会中的权利-权力关系
评分发现若干极不应当的翻译错误,编辑质量低下,同一本书同一篇文章在书中出现几个不同的名字
评分啊,其实不知道为啥要读
评分真·农庄庄主
评分我觉得我本应像其他很多评论者一样,对奥威尔天天数蛋的部分浏览而过,草草翻完,可我就是欲罢不能的逐字读过,就像现在每天早上蹲在地里看自己种的菜苗一点点的变化。这个可能就是共鸣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