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赫曼赫塞(1877-1962 Hermann Hesse)

德國作傢、詩人、評論傢,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傢之一。以《彷徨少年時》、《荒原之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享譽世界文壇。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母親則有深厚的印度學背景。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塞,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傢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接著赫塞因為不平靜而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後輟學在傢。一戰時,赫塞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瞭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塞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自二十世紀60年代起,赫塞就成為美國大眾的最愛,他齣現在《史努比》係列漫畫中,紐約的女大學生說「赫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主義的發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日本,赫塞是除瞭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傢;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赫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傢。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印量超過1.4億冊。

出版者:漫遊者文化
作者:赫曼‧赫塞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楊玉功
出版時間:2013-10-3
價格:NT26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59566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赫曼‧赫塞 
  • 德國 
  • 文學 
  • 外國文學 
  • 哲學 
  • (港颱版) 
  • 黑塞 
  • 赫爾曼·黑塞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

這是諾貝爾文學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

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流浪者之歌》是赫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國齣版,也是赫塞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美國作傢亨利米勒也深受赫塞的啟發,並極力促成此書在美國1951年的齣版。此後逐漸在60年代的美國形成赫塞熱潮,那時的美國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這部作品不僅是亨利米勒的最愛,更是影響瞭許多音樂人,從60年代開始,從深沉悲傷到搖滾妄想,《流浪者之歌》都是他們靈感的來源。

●雲門舞集林懷民創作《流浪者之歌》的謬思。

●全球青年口耳相傳,赫塞以成為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傢。

──林懷民、柯裕棻、劉梓潔、侯季然──聯手推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極力推崇,並為之序

本書收錄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專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導讀摘錄):

這本書正點燃一代人的激情。正如它與我不安分的靈魂對話,它也點撥瞭整個西方世界許許多多青春年少、心懷理想的男男女女。儘管本書寫於一九二○年代,一九五○年代纔在美國齣版,而真正顯現其影響力則是在六○年代。

本書洗練的文筆與反叛的人物恰恰迴應瞭一個世代的人內心的渴望:他們尋求擺脫流俗、擺脫功利主義、擺脫當前威權的自我之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眼見政府的許多謊言,眼見領袖們無力提齣真正的選項,於是悉達多作為一個象徵齣現於世;他象徵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那些尋求自我之真理的人。

▲故事本體:

赫塞筆下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是那位我們熟知的佛陀的名字嗎?

當悉達多在行旅中遇見世尊時,悉達多難道不是佛陀?

最後,僑文達在他的好友悉達多的臉龐上看見與世尊一樣的微笑時,此時的悉達多究竟與佛陀是同,還是異呢?

△反叛的悉達多

古代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英俊聰慧而好學,為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但悉達多自己卻並不快樂,因為悉達多有一個不安的靈魂。為瞭追尋自我,悉達多成為反叛的兒子,離開自己已擁有的世俗的一切。他決意去流浪。

△嚮苦行僧學習一切摒棄世俗

悉達多和好友僑文達一起嚮沙門學習,學習流浪、學習苦行,他輕衊並徹底否定俗世的一切。

△嚮世尊佛陀學習真理

悉達多在此與得道的世尊佛陀一分為二,短暫的論道之後,這次悉達多離開瞭好友僑文達,繼續踏上求道的孤獨流浪之路。他明白,知識與真理不在佛陀宣示的話語之中,他必須親自體驗。他不再逃避自我。悉達多踏上瞭自己的路。

△嚮美麗的名妓伽摩拉學習一切感官之樂

有一天,永遠質疑的悉達多,在離開企圖逃避自我、卻更執著於自我的沙門,開始瞭一段孤獨的流浪之後,他嚮美麗的名妓學習感官之愛。麵對瞭人性中最深沉的召喚。

△嚮富商學習

聰慧的悉達多遊戲人間,財富、商場的算計,對他來說,都太容易瞭。但是從一個聰明的旁觀者,悉達多漸漸沉淪,徹底成為一個世俗的慾望者。

△嚮擺渡的船夫與河流學習

悉達多終於明白河流的意義。永恆的河,與永恆的時間。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 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瞭瞬間的永恆之中。

△嚮一切學習

悉達多永遠在時間中變化著,他沒有固定的形體與麵貌,他是一個真正的流浪者。

【裝幀特色】

進口美術紙精美書封搭配法式精裝,手感輕軟典雅易於翻閱,創造經典的閱讀新美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求道者悉达多去见佛陀。站在得道者乔答摩面前,悉达多看到了语言的破绽(语言是道的破绽)——而佛陀正是用语言传道的。这个破绽让他离开了佛陀,走上自己的道路。也不仅仅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个破绽,另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立在悉达多面前,这让悉达多,这...  

評分

不许结伴而行,务必独自游历教化。以个体的自我面对向他一人展开的世界,体验、亲证、自律、实践。一个人,在路上。汝当自依。    佛陀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让后人颇费心思的转折:    为什么要抛弃他现成给定的富足生活与王位继承权而出家过流浪者的生活?    为什...  

評分

不算评论,只是想谈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这种情况在我读杨玉功翻译的《悉达多》的时候也发生过。最初总是在“悉达多就是佛教的创始人”这个语境中,直到悉达多去拜访佛陀,也就是乔达摩的时候,我开始困惑不已。 在这个方面,不能不说译者杨玉功应该负主要责任。他的那篇颇...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讀性很強的詩意小說

评分

太喜歡封麵所以又買瞭一本!真的好漂亮嚶嚶嚶。不過同一個譯本為什麼繁體竪排比簡體橫排大本那麼多_( :3」∠)_

评分

看的是這本書的繁體版,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好在上道德經的選修課,這本書中有融入道傢的思想。自己本身也越來越崇尚自然。

评分

???? 平靜之書。沒想到最後的方嚮是 PEACE & LOVE

评分

???? 平靜之書。沒想到最後的方嚮是 PEACE & LOVE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