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通过竺欣慰与冷春兰长达30年的姐妹情谊与命运纠葛,勾画了一幅贯穿民国、“文革”、当代的历史长卷。欣慰出身于银行界新贵,是个活泼好动思想前卫的女孩,而春兰出身于没落世家,是个内向腼腆、冷艳傲气的姑娘。1941年,她们相识、相知于一起学唱昆戏的卞家花园,青春年少的她们缠绵于多情而伤感的昆曲情境里,全然不知生逢的乱世,已悄悄决定了多舛的命途。
1945年日本战败,汪伪覆灭,蒋介石还都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蒋介石败逃台湾;20世纪60年代,“文革”又带来新的浩劫……被一段段残酷时代摧残得遍体鳞伤的两个女人,在命运的河流里相互凝视,用只属于各自的性情活着或者死去,终于从梦一般的甜美到铁一般的冰凉,冷却成历史旧梦中被遗忘与被消失的一部分……
评论驰向黑夜的女人讲的是民国那会儿的南京女人 叶兆言通过竺欣慰与冷春兰长达30年的姐妹情谊与命运纠葛,勾画了一幅贯穿民国、“文革”、当代的历史长卷。欣慰出身于银行界新贵,是个活泼好动思想前卫的女孩,而春兰出身于没落世家,是个内向腼腆、冷艳傲气的姑娘。1941年,她...
评分在南京待过四年,所以看这本小说的时候老是忍不住想起那里长满梧桐的马路。南京总给人一种硬朗的文艺气,上海如果是软妹子那南京就是女汉子。 这本小说背景跨越二三十年代至如今,最喜欢的是建国前春兰、欣慰的故事及后段小芋的故事。我所看过涉及文革的书,要不然就像余华那般...
评分 评分作者想说的太多,但是迄今仍看不到对文革有突破性描述的小说(高行健的灵山文学性欠奉)。我们的民族都是善于忘却和原谅的,没有哲学的指引宗教的救赎,只能淡漠和形而下一切苦难。公允而言,这本书还是可读的,尤其是和余华的新作比起来。
评分《收获》(2014.1)开篇还不错,叙述沉稳,场子拉得也开。第二章时空转换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其后基本上就是跑梁子,完全抓不住重点,叙述绵软无力,该着力的地方轻描淡写。很久以来,叶兆言用坚持不懈展示自己的平庸,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勤勤恳恳,靠着祖荫,混碗饭吃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除了手头的《夜泊秦淮》,这个人的书,我不想再看了。包括散文。
评分真真是神作!民国风貌、名物极具质感。红色年代下的官能主义也很切实。有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又不着痕迹,堪称高妙!没有沓点,完璧无瑕!二倍速。
评分正如阿潘所说的,叶兆言勤奋而少才气,文字中常让人觉得写得很苦,跟得很苦。此作中规中矩,民国部分相对喜欢。
评分封面设计的是不是和作者有仇哦
评分真真是神作!民国风貌、名物极具质感。红色年代下的官能主义也很切实。有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又不着痕迹,堪称高妙!没有沓点,完璧无瑕!二倍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