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澤
旅行者、職業媒體人。(微博:@某個旅人23號 )
八零後,生於北京,23歲之前從未走齣京城,安心於自我小小世界。研究生期間因交換項目在颱北生活兩個月,纔第一次發現世界原來如此不同,旅行生涯遂始於這場意外而一發不可收。後旅居英國,周遊歐洲大陸。迴國後工作於英國路透社 ,擁有一張漂亮的名片,奔忙於 都市叢林,在三十歲來臨之前,突然意識到看似美滿的生活若有所失。於是,帶著疑問,追隨內心,辭職上路。
16歲,我們嚮往遠方
18歲,我們離開傢
22歲,我們想找份好工作
25歲,我們漲瞭工資,渴望升職
29歲,我們計劃買房買車,生活日趨圓滿,心中卻多瞭個缺口
30歲,再不遠行,我們隻會沒區彆地老去
奔三青年李沐澤,離開路透社,曆時304天,穿越15國。印度的風太熱,伊朗 的水太澀,在以色列閱讀最深的文明,在尼泊爾觸摸最高的天空,從恒河到尼羅河,從1世紀到21世紀,從喜馬拉雅到死海,經過之後,總會帶走點什麼。
沒有師父,沒有白馬,但每個人都要有一場西行。
丟失瞭行囊,卻帶迴真的我,然後明白,柴米油鹽是不同的詩意與遠方。
每个人出去玩回来,都想要说点什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交通方便了,海量的信息告诉人们还可以去地球上的什么地方玩,丰富的商业旅游资讯为人提供划算的住行选择,这些过于优渥的出行待遇使人们忘记了旅游的初衷。没错,在最初的时候,出去玩是为了回来时能说点儿什么。 ...
評分说实话,我不擅长评论旅游类书籍,尽管我觉得写得好,但我总不能把自认为写得好的抄在上面吧。所以这本书一直耽搁了很久才决定下笔。 旅行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曾经看过吴苏媚的《我的中东》,作为专业的背包客,他们可以在青年旅社里窝上一星期,用着wifi上网,看着国内...
評分最近常想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出去旅游一下,或者出于走一走,看着自己的这些心愿一个个地变得很小,即使再渺小也难以实现,不禁黯然神伤。其实自己与这些书上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论得到的成就咱们比不过人家已经工作的年限,论年龄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如果论魄力那就完全败下...
評分旅途中认真读完了23同学的这本书,年轻时我们看不到未来的样子,未满三十岁的他带着种种期许上路了,从印度王国道古埃及,从吴哥王朝到两河流域,从广西出从新疆进,整整一年他环绕半个地球回到原点,路上23不断经历并剖析自己,也许旅行中不能找到所有答案,但至少拥有过这样...
評分在从珠海回长沙的动卧上看完了这本书,完成了从秋天到冬天的跨越。很多年不看畅销榜上关于游记的书了,因为大部分矫情又做作,三分的故事非要抒出十分的情,一个人矫情非要弄得社会庸俗。这本书不太一样,所以我好像很轻松地看完了。 生活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区别在于选择与承担...
書店兩個小時囫圇吞棗地讀完,跟大部分旅行書籍一樣,不推薦,但也不是特彆的爛。
评分有時候覺得一本書好無非是在隻言片語裏找到瞭一點共鳴而已。尤其當你也正在沒有區彆地老去,眨眼三十,是否也欠自己一點什麼呢?
评分看過最好的市麵流行的關於旅行的書,沒有之一。事實上我隻看過這一本,哈哈哈~~文字好,見識好,名字也好。
评分當初在網上看到後記纔湊單買的,時隔好久從角落扒齣來看完,雞肋無趣。有趣是一項很重要的品質。
评分這次購書中的第二本旅行勵誌書。作者80後卻認真在感慨自己老瞭。既然如此,身為讀者就放過這個老人,去看彆的書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