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陈寅恪 传记 历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陆键东 陳寅恪 学术 知识分子
发表于2025-02-07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述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陆键东,男,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创作员,一级编剧。 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南岭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评分觉得很一般,尤其是那种xx不会想到x年后他和xx还有重逢的机会,真是放屁你知道你明天干什么吗。各种抒情性的描述花里胡哨,可是陈最后二十年的人生究竟在学术史、政治史的背景下怎样评价怎样找到其历史坐标?大概作者没那水平吧。私以为一本好的传记不应该是这种满篇抒情啊
评分”老先生“赠书,读的时候常常默然流泪。又一次跟他发短信说,所谓一代宗师,重点并不是”宗师“,而是”一代“。在主楼教室读完,时值日暮,窗光苍然,四海无人对夕阳。
评分陈寅老的最后20年,是时代摧枯拉朽、狂飙突进、翻云覆雨的20年,是一代宗师生不逢时而遭逢困厄的20年,更是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漩涡中挣扎浮沉、被迫害、被摧折的20年。作为书生气与名士气兼而有之的纯粹学人,寅老纵然不幸成为疯狂年代政治祭坛上的第一批祭品,然而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世而永光”。可惜作为传记来说,抒情太过,下笔不够节制。
评分陈寅老的最后20年,是时代摧枯拉朽、狂飙突进、翻云覆雨的20年,是一代宗师生不逢时而遭逢困厄的20年,更是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漩涡中挣扎浮沉、被迫害、被摧折的20年。作为书生气与名士气兼而有之的纯粹学人,寅老纵然不幸成为疯狂年代政治祭坛上的第一批祭品,然而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世而永光”。可惜作为传记来说,抒情太过,下笔不够节制。
书已经看了一大半,还没看完,但是写点东西的冲动已经很难抑制,伴随着阅读过程中的感动,敬畏,当然,还有对于时代和某些人的愤怒。 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这世上关于学习,有三种人,一是念书人,二是读书人,三是做学问的人。毋庸置疑,陈寅恪先生,就是...
评分陈寅恪,请原谅我直称其名,这三个字对于每个历史爱好者来说,就像神一样。之前已对陈先生的各种称号已有所耳闻,仅“教授之教授”一称就足以把其他所有人秒杀。出于对陈先生生平历史的好奇,我拿起了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篇幅达到531页的书虽然读起来费了...
评分书已经看了一大半,还没看完,但是写点东西的冲动已经很难抑制,伴随着阅读过程中的感动,敬畏,当然,还有对于时代和某些人的愤怒。 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这世上关于学习,有三种人,一是念书人,二是读书人,三是做学问的人。毋庸置疑,陈寅恪先生,就是...
评分就凭作者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至少也要赞同一声。但不能更多了。 书是偶然间得来的,本只想借阅一番。近几年,图书在宣传方面的用功大约已经颇有超过作品本身价值的趋势,在吃过几次亏之后,选择便越发小心谨慎。到了这个年纪,时间还是很宝贵的,要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多少都需要...
评分有的人死了,就烟消云散;有的人死了,却愈久愈光。王国维、陈寅恪无疑都属于后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陈寅恪在为他的碑文写下“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词句时,可曾想过,这也正...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