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理智与情感(5级)(适合高2、高3年级)》主要内容是:如果你心中怀有强烈的感情,是否该急切而热烈地向全世界表达出来?这样做是否明智?如果你在他人面前总是面容镇定,语调从容,这是否意味着你的心中缺乏激情的火焰呢?达什伍德姐妹被迫和寡母一起搬到德文郡,离开原来的家让她们十分难过,但如今那处房产已归她们富有的异母兄长所有。两姐妹虽然一贫如洗,却不乏爱慕者——腼腆的爱德华·费拉尔斯,浪漫英俊的威洛比先生,以及忧郁而沉默的布兰登上校。
然而真爱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婚姻的希望破灭了,罪恶的秘密凸现出来,心破裂成碎片。两姐妹中哪一位对此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呢?是镇定、理性、勇敢地微笑着却一言不发的埃莉诺,还是浪漫、激烈而感情澎湃地哭泣到天明的玛丽安娜?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间,她的小说题材大多围绕乡间体面人家的婚恋之事展开,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狭小的田园世界,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让奥斯丁异常熟悉的小天地却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幽微的感情世界。她的小说在英国一轮轮“趣味革命”中经久不衰,原因就在...
评分 评分不止一次看过sense and sensibility,原因很简单,这几乎和Pride and prejudice一样,提到Jane Austen就能想到。印象里的Marianne就是李安电影中的形象,几分多愁善感,几分神经质敏感,几分才气,几分自负,几分可爱。Elinor则是完全实现自我情绪控制的达人,善良而胸怀宽广。...
评分不止一次看过sense and sensibility,原因很简单,这几乎和Pride and prejudice一样,提到Jane Austen就能想到。印象里的Marianne就是李安电影中的形象,几分多愁善感,几分神经质敏感,几分才气,几分自负,几分可爱。Elinor则是完全实现自我情绪控制的达人,善良而胸怀宽广。...
评分I'm fxxked
评分女孩子一生中 最重要的事之一是如何判断一个说爱你的人。
评分高中时候看的,为了看英语。
评分躺在床上就着微弱的灯光看完的。奥斯汀笔下的女性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也是奥斯汀长青的原因吧。
评分六个小时读完。 和最近的经历,心情很符合。 大约是第一次读外文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